|
兒子在餐館打工,願意回老家
董山根現在的戶口在雞澤縣小寨鎮,目前他正在河北保定一家餐館打工。
接到警方的電話後,21日中午,董山根登上了從保定開往邯鄲的火車。讓劉江夫婦感到高興的是,孩子在和小寨派出所所長武振山通電話時,表現出想回長沙老家的意願。不過,讓兩人忐忑的是,孩子顯得有些糾結,經常關掉手機,也不接其他人的電話。
小寨鎮派出所所長武振山介紹說,2000年,在河北全省打拐專項行動期間,警方在摸排調查時發現董山根來歷不明,縣公安局立即對其進行採集血樣並錄入了DNA信息庫,“不過由於當時全國的信息沒有聯網,因此沒有及時找到他的家人。”
從2009年開始,公安部着手全國DNA信息聯網工作,將全國各地的DNA數據陸續輸入這一全國統一的數據庫。劉江夫婦的DNA信息是今年3月20日進入全國數據庫,而董山根的DNA信息是4月7日入的庫。當天,系統很快自動匹配,顯示兩人DNA匹配機率達到99.9999%。
經當地警方查明,董山根的養父母董孝全、趙金芬夫婦生了三個女兒,膝下無子,而董孝全的母親王玉美一直想要個孫子。1997年二月,以1500元的價格從他人手中收買了一名4歲男童,取名董山根,即希望他能夠像北方的樹一樣紮根當地不再離開。
21日上午10時,在雞澤縣公安局民警的陪同下,劉江夫婦一行來到了小寨鎮董山根的家。
生母養母見面,哭成一團
這是典型的北方農村院落,院子收拾得挺整潔,門家三株石榴樹已經掉光了葉子。董山根的大姐說,弟弟小時候最喜歡這幾顆石榴樹了。
在這裏看到了董山根4歲時拍的相片,何玉蘭拿出自己隨身帶的兒子3歲半時照的相片一對照,再無懷疑:“沒錯,這就是我兒子。”這時,董山根的養母在三個女兒的攙扶下來到何玉蘭面前,幾個人哭成一團。
何玉蘭哽咽着說,“你放心,我們會尊重孩子的意願,就算他願意回長沙生活也會讓他兩頭跑,就當有兩個家,兩個媽媽!”
21日晚6時許,董山根回到了小寨鎮的家裏。6時30分,劉江夫婦聞訊趕到鎮上,此時夜色已深,一輪明月透過薄霧照着這個小院子。
一見到日思夜想的兒子,何玉蘭頓時激動起來,“兒子,媽媽好想你!想了14年了!”本來鎮定的董山根也抑制不住情感,和親生父母抱頭痛哭起來。劉江安慰着兒子,看到你的爸爸、媽媽還有姐姐對你都很好,我的心裏好過很多,回家看看吧,想什麼時候回來就回來。
此時,董山根的爺爺蹲在裏屋的一角,默不做聲,淚水滑過臉頰。這一幕顯然刺痛了董山根,他一把跪倒在爺爺面前,“爺爺!我不走了!”在小寨鎮派出所民警的勸說下,董山根才答應回長沙老家看這邊的爺爺奶奶。
21日晚11時,董山根一行登上了從邯鄲開往長沙的T189次列車,開始14年之後的第一回湖南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