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公廁管理面臨多方面問題 除了不能正常開放,城市中的公廁還面臨其他一些問題: 1.公廁數量少,佈局不合理。從總體上看,很多城市新建了大量的公共廁所,但現有數量依然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另外,許多城市的公廁的佈局也不合理,呈現出混亂的狀況。許多街道的公廁很難找到,一是由於數量少,再有就是位置隱蔽,指示標識不醒目。 2.衛生狀況問題。一些城市公廁衛生狀況雖有所改善,但公廁內的環境還是令人不滿,由於管理人員和使用者素質低下,有的將黑色腳印留在雪白的牆上,有的在蹲位之間的隔板上亂塗不堪入目的字畫。此外,配套設施不完善、廁所內未採取防滑、防臭措施等問題也格外突出。 3.設計建設問題。一些公廁在建設過程中沒有配置洗面臺、梳妝鏡、廁內掛鉤等設施,給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同時,缺乏對特殊人羣的人文關懷,如老年人、盲人、殘疾人專用空間的設置,缺乏專用便器和安全抓杆、盲道、輪椅坡道及扶手,缺乏兒童專用的便器和洗手盆等,這些都難以體現出以人爲本的設計理念。 ![]() 對於如何保持公廁的良性發展,北方論壇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水瓶座”:新建的公廁卻一直閒置,這不僅是資源的浪費,更反映了城市管理的缺位和執政理念的滯後。個人覺得,運行經費不足只是新建公廁閒置的原因之一,很多問題並不僅僅是因爲錢。公廁建設和使用情況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要想改變當下的尷尬局面,相關部門應先進行詳實的調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同時還要廣泛徵求民意,再決定如何建設。 網友“九朵先生”:從報道來看,今年天津已經建了不少公廁,可總感覺還是滿足不了市民的需求。爲什麼?個人認爲,關鍵還是選址的問題。比如一些廣場,人很多公廁卻很少;相反,在一些人流量不大的小路上卻建起了新的公廁,利用率也不高。因此,建公廁不能盲目追求數量,必須廣泛徵求市民的意見,選好建造的位置。此外,公廁不能一建了之,建好更得管好。 ![]() 公廁保持良性發展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網友“會跳舞de大象”:大家都希望多建公廁,但沒有幾個人願意公廁建在自家周邊。我想,箇中原因恐怕是公廁髒亂差的現狀造成的。爲此,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公廁維護標準並定期進行監督和評價,讓公廁不再髒亂差,不再臭氣難聞,把公廁維護得讓大家賞心悅目。若能如此,相信大家就都願意把這樣的公廁建在自家附近。因爲,這確實很方便,而且不用受臭氣熏天之苦。 網友“Helen-j”:加強對公共廁所的管理,做到有專人清掃、維護,並保持廁所內空氣暢通。並進行定期檢查。禁止在廁所裏隨地吐痰、亂扔瓜皮果核、紙屑等廢棄物。大小便池耍隨時沖洗,並及時清查廁所內紙簍垃圾。保持洗手池、地面大小便池的清潔乾淨,做到無積水、無尿鹼、無污物、無異味。凡是達不到要求的,要進行處罰和糾正,確保入廁衛生和居民、遊客身體健康。 網友“aka熊_RDJ中毒”:加強對居民的文明衛生教育,廣泛宣傳衛生健康知識,提高羣衆的公民道德意識和文明衛生意識,號召市民要做文明市民、環保市民,自覺維護廁所的衛生、設施,文明如廁。 ![]() ![]() 管理到位才能發揮公廁應有的作用 通過借鑑和總結國內外公廁管理的經驗,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發揮城市公廁的作用時,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1)明確責任人 城市公廁的建設和維修管理,按照下列分工,分別由城市環境衛生單位和有關單位負責:城市主次幹道兩側的公廁由城市人民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管理單位負責;城市各類集貿市場的公廁由集貿市場經營管理單位負責;新建、改建居民樓羣和住宅小區的公廁由其管理單位負責;風景名勝、旅遊點的公廁由其主管部門或經營管理單位負責;公共建築附設的公廁由產權單位負責。 (2)佈局要合理 根據國家對城市公廁佈局的要求,在人流量較大的繁華地區按300--500m的距離設置一座;流動人口密集的街道應小於300m,一般街道按每750--1000m的距離設置一座;公共綠地按每l0000m2或每隔500m設一座。且公廁應設置有明顯的標課。而在廁內佈局設計時,應以需求爲嚮導進行廁所的結構性佈局,同時設置公廁隔間、通風照明設備,提供手紙、香皂。考慮到女性排隊時問明顯多於男性,所以應擴大女廁廁位的比例。 (3)環境衛生要達標 設計一座公廁很簡單,而把一座公廁放在整個環境中去設計,則不那麼容易。因爲公廁對人的生存環境產生的影響。其一,公廁建築設計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人們常把廁所稱爲“輕鬆的場所”,而公廁內部的建築設計正應以“輕鬆與衛生”爲主題。爲此,我們必須注重建築材料的選擇、建築色調的和諧、沖洗的及時與通風換氣裝置的設置。其二,糞便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水衝式公廁將糞便輕鬆沖人化糞池,不要以爲廁所內部變的乾淨無臭便符合環保要求,或許這正是污染環境的開始。因此我們不應孤立地把它作爲一座公廁去設計,而應把它作爲環境的產物和與環境相互依存的物體去設計,更應把它作爲一次從每一個細節開始保護環境的行動,共同承擔起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的責任。
![]() 重視公廁管理,是提升市民生活質量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公廁大都免費開放,但這不僅只是將費用一免了之,更需要對其進行長期、有效的管理,才能好事辦好。除此之外,市民必要的文明意識和公德意識也不可或缺。只有兩方面密切配合,才能讓這項民生舉措真正顯示其“便民”之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