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在出境旅遊的過程中,大多數中國遊客的言行大方得體,受到了許多國家公民的歡迎,而一小部分出境遊客的不文明行爲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際友人對中國遊客的整體印象。在中國成爲世界第一大出境遊市場的同時,不文明現象也在世界各地時常發生,一些旅客把在國內的“不拘小節”習慣帶出了國門,比如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這種行爲不僅會引來國外友人的反感,更加損壞了國家形象。前不久,就有網友發微博稱,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了“某某某到此一遊”幾個中文字,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熱議,也引發多位網友對涉事者的聲討。據稱,涉事者是南京市的一個孩子,事件發生不久後孩子的父母已通過媒體向外界道歉。但社會各界針對此次事件所折射出現象的討論卻並未停止,一場“文明出境遊大討論”也就此展開。


埃及3500年曆史神廟被中國少年刻字
 

“文明出境遊”已成爲衆多遊客的共識

近日,“文明出境遊”的話題,引起各界熱議。北方論壇網友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出中國遊客出境旅遊的一些不文明行爲,還有不少網友提出自己對於文明出境遊的建議。點擊進入北方論壇跟帖發表自己的見解。

網友“星空寂寥”:出國遊玩本來就代表着國人的形象,怎麼說也不能給自己國家丟臉。我認爲要堅決杜絕不文明行爲,多學學其他國家遊客的良好出遊行爲,不要將自己的惡習帶出國。

網友“靜默思”:旅行社應該負點責任吧,因爲大多數人都是跟團出國,素質參差不齊,旅行社導遊就應該拿出一些規範,看到不文明行爲能夠提醒和制止,比全靠遊客自覺強。

網友“我不是章子怡”:如果非要靠某一行爲規範來約束的話,建議像信用卡那樣來個信用評級。如果在國外有什麼不恰當的行爲,當地的旅行社或官方組織可以進行記錄,並納入該遊客的“出行信用等級”中,若累計幾次如此的行爲,可在其下次出境遊中適當的進行設卡、阻攔。

網友“色色花人 ”:在法國旅行別人爲我拍照時,經過此地的法國人會主動停下來,等拍完後再通過或主動從身後繞道而行。而今年5月去黃山旅遊,因不斷有人從鏡頭前穿過,先後4次才拍下一張照片。旅遊景點是人們生活舞臺的延伸。旅遊不僅僅是遊玩,更是一個展現個人修養的過程。提升國人的旅遊文明素質應從遊客的每一個言行舉止做起,從方便別人拍照這種小事做起!

網友“青貓”:旅遊中的不文明現象,我認爲主要是“慎獨”問題。一個人在單位也許是位文明職工,在家庭也許是個文明成員,在國內也許是個文明公民,但到了一個陌生地方去旅遊,特別是在國外,一切的束縛好像都不存在了,也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以至於一些不好的習慣就在無意中冒出來了,諸如不講衛生,不講禮貌,變得與平日裏判若兩人。可見,提高旅遊者的文明水平,除加大處罰力度外,關鍵在提高公民的文明素養,特別是要增強在沒有監督和約束條件下的道德自律,真正做到人前人後一個樣。

網友“冰凌雪”:我覺得如果想從根本上改變國人在境外不文明現象,得做到以下幾點: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通過多種渠道,對國人加強關於國際禮儀方面的教育宣傳;從國內旅遊抓起,形成文明旅遊的新風尚,有效制裁遊客在景區及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爲。新加坡、韓國對不文明行爲的懲罰幫助國民形成了良好習慣,值得借鑑;國家旅遊局應加強對擁有出境旅遊經營權的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導,並採取措施幫助遊客養成文明旅遊的習慣,對屢屢造成不良影響的領隊和組團社要進行批評教育和責令整改。

 

針對遊客在出境旅遊時出現的不文明行爲,爲了更好地倡導和指導遊客的文明行爲規範,各地近日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範及措施。

國家旅遊局證實,“要把文明旅遊納入旅遊合同之中,更好地約束和規範旅遊文明行爲”。具體來說,是將《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爲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爲公約》作爲合同附件或者出團的隨贈宣傳內容。此外,中國公民出境遊文明素質的要求可能會納入導遊資格考試、日常培訓和年度培訓考覈中,對不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影響的導遊、領隊和旅行社,或會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整改。

天津市旅遊局要求全市各旅行社建立遊客出行前“行前會”制度,並要求導遊員和遊客出遊前簽訂“文明旅遊承諾書”。“行前會”制度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出行前召集每位遊客舉行“行前會”;二是出行前組織領隊、導遊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在遊客的“行前會”中,旅行社將旅遊安全教育與文明旅遊宣傳引導相結合,在介紹旅遊注意事項、旅遊目的地風土人情的同時,提示每位遊客出境旅遊自覺遵守有關公約和指南等規定,強化遊客文明出遊意識。同時,組織領隊、導遊舉行“行前會”,對領隊、導遊進行相關培訓,主要培訓領隊和導遊怎樣組織和引導遊客的文明行爲,勸導和阻止遊客不文明行爲,處理由於遊客不文明行爲引發的各種糾紛。同時,旅行社還以合同方式約束遊客出遊時文明行爲,導遊員和遊客都要簽訂“文明旅遊承諾書”。文明旅遊承諾書包括四項內容,一是維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亂扔廢棄物,不在禁菸場所吸菸;遵守公共秩序,不喧譁吵鬧,排隊時遵守秩序,不併行擋道,不在公衆場所高聲交談。二是保護生態環境,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實,不追捉、投打、亂餵動物;保護文物古蹟,不在文物古蹟上塗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當地規定。三是愛惜公共設施,不污損客房用品,不損壞公用設施,不貪佔小便宜,節約用水用電,用餐不浪費。尊重他人權利。不強行與外賓合影,不對着別人打噴嚏,不長期佔用公共設施,尊重服務人員的勞動,尊重各民族宗教習俗。四是講究以禮待人,衣着整潔得體,不在公共場所袒胸赤膊;禮讓老幼病殘,禮讓女士;不講粗話。要提倡健康娛樂。

上海市旅遊局等部門聯合制訂的上海版“文明旅遊”細則有望於8月出臺,上海市旅遊局有關人士透露,旅遊團在出境遊中出現不文明行爲,將與旅行社的評級、出境旅遊資質等掛鉤,以期從機制上杜絕出境旅遊的不文明行爲,對遊客而言,在境外的不文明行爲,也可能影響到個人旅遊誠信記錄。


各種措施出臺保證“文明出境遊”實現
 

尚潔——讓文明出境遊成爲旅遊本身的風景

  近期,在國外神廟上刻畫“XX到此一遊”、隨地亂扔雜物、衣着舉止不符合遊覽景點的標準、損壞公共設施、不文明消費等國人出境遊不文明行爲成爲了熱議的話題。在一系列不文明出遊行爲的背後,折射出的是,許多人對“文明出遊”這一理念的漠視,也折射出國人“口袋鼓了,素質癟了”經濟、道德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光輝文明史的國度,傳承千年的儒家經典思想——“仁、義、禮、智、信”規定了人們在接人待物中的基本禮儀和道德圭臬,並隨着中華文化的內涵的發展,成爲了中國人基本的文化屬性,而舉止行爲是這一文化屬性的外在表現。遊客出境遊覽,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形象,因而規範自己的行爲,展現中華民族良好的風範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利益,不可小覷。衆所周知,文明出遊不僅對保護旅遊區的景觀,營造整潔高雅的環境和氛圍起到重要的作用,更可使人們在享受大自然饋贈和人類文明的同時,得到心靈淨化和精神陶冶。但當旅遊倘若僅剩下“到此一遊”的過程,就缺失了文明的內涵。從現實層面看,有些人恰恰是缺乏必要的陋習改良,甚至不同程度地放棄了道德約束。[詳細]

陳淑珍——談文明出境旅遊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參加出國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這對於人們開闊視野,瞭解外國的風土人情,進一步搞好我國的各方面建設,提高國民自身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我國有些遊客在境外的一些不文明行爲,令人堪憂,諸如,有的過馬路闖紅燈,有的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有的在商場、餐館、文化場館、機場等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乃至吵架,有的在非吸菸區吸菸等。如何擯棄這些陋習,切實做到文明出境旅遊,我認爲,我們每個公民應從自身做起。

  首先,要把個人的言行與國家的整體利益聯繫起來。公民出境旅遊,一言一行代表着國家形象,體現中國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修養。某個人的不文明言行,不僅影響個人形象,更主要的是極大地損害了中國人的形象,損害了我們中國這個“文明禮儀之邦”的形象,乃至於影響我國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

  其次,要充分考慮所在國家及其公民的權益,個人的言行不能影響所在國家通行的各種秩序。嚴格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制度、習俗等,這也是在履行國際道義準則。[詳細]

王光榮——發揚中國傳統美德並融匯現代文明

  在國內外一片指責聲中,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爲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亂丟垃圾、坐公交車搶座、不排隊、公共場所喧譁、亂塗亂畫、吃自助餐多拿多佔、小孩隨處便溺、禁菸區吸菸、隨地吐痰、大嚼大咽、爭吵等等都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遊客常見的不文明行爲。一些人憤然搜索、譴責甚至痛斥當事者。長期以來,許多不文明行爲在國內已經習以爲常,行爲者喪失了辨認行爲是否文明的能力。在國外背景映襯下,行爲的不文明特徵凸顯,進而引起關注、反省和改進,這對提高文明素質是有件好事。

  分析起來,列在名單裏的不文明行爲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不守規矩和秩序行爲。這類行爲在國內也是公認的不文明行爲,雖然也有道德譴責,但是極爲普遍。到了國外,這些行爲依然習慣性地表現出來。另一類是外國文化不容許的行爲。由於文化差異,一些在中國文化中可以容許的行爲,國外文化卻視爲不文明行爲。鑑於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處理不文明行爲。對於前一類不文明行爲,要加強宣傳、教育和示範,從家庭、學校到媒體都應該積極行動,不論男女老少,都應該懂得和自覺選擇文明行爲,逐步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素質。對於後一類不文明行爲,應該針對去國外的人進行指導。[詳細]

程同順——文明旅遊,何需分內外?

  近日媒體報道了有些同胞在境外旅遊發生的不文明現象,很多人看後很是憤慨,認爲這些人實在可惡,丟人不應該丟到境外去呀,尤其是不能丟到外國去。這種認識體現了中國人身上存在的樸素的愛國主義情結,非常可愛,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境內旅遊中的不文明現象是否就沒有罪過,可以容忍呢?

  實際上,很多中國人在境外旅遊出現的不文明行爲,正是長期在境內旅遊不文明養成習慣的結果;而境內旅遊言談舉止不文明,正是平時工作生活中缺乏文明禮貌的意識和修養的表現。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結果是,不少中國人生活富裕了,但是文明修養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後,他們出門旅遊的時候就把這種不文明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所以,實事求是地說,雖然這些人的不文明行爲確實給他國人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敗壞了中國人在世界各地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但是他們在境外旅遊中的不文明行爲,也大體真實地反映了中國人的文明素質在整體上還不均衡的狀況。但是怎麼辦呢?需要給出境旅遊的中國遊客強制進行文明旅遊的培訓嗎?[詳細]

日益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逐漸走向世界開闊自己的眼界,卻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種種“不拘小節”的習慣帶出了國門。常言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中國是個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每個公民在國外的一舉一動,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整個國家在外籍友人心目中的形象。倘若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從規範自己的言行出發,並以此來影響其他人,涓流成海,只有這樣才能讓陋習在國外逐漸消失,從而使“文明古國”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