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請輸入查詢碼:
忘記查詢碼?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查詢結果後請及時進行滿意度評價
·律師詳解婚姻法司法解釋:房產證加名要慎重
·《律師幫辦》欄目將於12月4日舉辦現場諮詢活動
·產假新政:晚育假反減少 女職工職場壓力將增大
·南京中院全國首判:擅用“秀英體”7個字賠7萬6
·女大學生獻血致殘案開庭 血站是否有錯成焦點
·重慶開庭審理特大“醫托”集團詐騙案14人出庭
·命案逃犯家中挖洞藏6年 家人涉嫌包庇被拘(圖)
·公務員競聘完喝酒摔死家屬以工傷爲由索賠80萬
·14歲少年抽菸被發現弒母殺妹 父母常對其體罰
·淫聲穢色“變臉”上線 網絡社交淪爲“色”交?
調查:75%建築工人無勞動合同 4成農民工遭欠薪
http://ms.enorth.com.cn 2011-12-13 14:57
  • 9部委要求農民工討薪案 超10人當天立案7日結案
  • 爲了22名農民工兄弟 北京法官千里赴川送欠薪
  • 23萬工錢兩次官司沒討回 農民工訴訟討薪成本高
  • 調查稱打工受挫成農民工二代犯罪主因
  •   年關臨近,有人說,“又到農民工討薪季節”。通過正常渠道討薪無門時,一幕幕黑色幽默不得不輪番上演,跳樓討薪、裸體討薪、賣身討薪……

      來京打工的建築工人李建華爲討薪也是飽受煎熬。後來終於拿到了工資,而他也被關進了派出所。

      四成農民工遭遇欠薪

      李建華的工友李興峯介紹說,今年7月,他們給北京市房山區成人教育中心做教室加固工程,幹了1個多月的時間。其間,與勞務公司簽訂了勞務承包合同,承包合同說,15天給工人拿生活費。結果乾了20多天,生活費卻一直沒拿到。

      工人們覺得這樣下去,很可能幹完活也拿不到工資,要求與勞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務公司卻說,“你要勞動合同啊?那你別幹了!你們走吧!”

      工人們要求結算20多天的勞務工資,勞務公司只給出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結算標準。工人們不接受,也不離開。公司便一天毆打一名工人,直到工人報了警。派出所民警帶了李建華和勞務公司的人在屋內談判,其他工人被關在門外。後來,工人們被告知,李建華在房間內打人,已經被警察拷在牆上。

      後經地方相關部門出面調解,工人們接受了略低於市場價的工資,達成和解。

      4個多月後,李建華在北京市通州區打工時被派出所拘留,原因是在北京市房山區打人致輕傷,已構成刑事犯罪。

      李興峯不明白,“被打成輕傷,當時怎麼沒說呢?第二天,我們還在工地上看到說自己被打的人精神抖擻的,怎麼就成了輕傷?”

      建築工人欠薪問題非常普遍,日前,在北京大學發佈的一份關於城市建築工人的調查報告顯示,有40%的工人曾遭遇工資拖欠,另外還有24.2%的受調查者見到過別人遭遇工資拖欠。

      這份名爲《京、渝、滬、深四城市建築工人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報告由四座城市的大學師生,在今年4月至11月調研完成。調研範圍包括北京、重慶、上海、深圳4箇中心城市。

      建築工人的日平均工資是125元,日平均工作時間達9.9個小時,月平均工作27天,月平均工資是3375元。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盧暉臨說,考慮到建築工人的勞動時間和強度,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實際上很低。即便這樣,工人們還常常不能按時領到工資。披星戴月地幹了1年,如果兩手空空回家過年,實在沒法面對年邁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孩子。

      調查者發現,大多數成家的建築工人是家裏的經濟支柱,需要用打工收入維持整個家庭的運轉。

      無勞動合同是討薪難首因

      專家普遍認爲,建築工人勞動合同簽訂率低,是導致工人欠薪問題難解決的重要原因。

      《報告》顯示,有75.6%的受調查建築工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在簽訂過勞動合同的受訪者中,63.6%的工人自己手上沒有勞動合同。

      2008年開始施行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而在建築行業,不簽訂勞動合同似乎已經成爲常態。

      50多歲的建築工人何正文說,從2005年開始,他一直在爭取簽訂勞動合同,但到現在也沒有拿到勞動合同。在供過於求的勞動力市場上,多數建築工人缺少要求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能力,而行政監管部門的不作爲也讓農民工無可奈何。

      今年,何正文到張家界打工,向地方監察大隊申請督促用工單位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時,工作人員卻對他說,“它(指‘用工單位’——記者注)籤你就幹,不籤你就走人。”

      何正文說,“勞動是我的權利,簽訂勞動合同是法律規定的。”監管部門這樣的態度,讓他覺得“有點不太對頭。”

      建築工人李興峯講到自己在北京市通州區打工的經歷時說,“任何一份正式的勞動合同都應該至少一式兩份,而我們簽訂的合同只有一份,簽完勞務公司就拿走了。遇到事情,他不給你出具合同,你就沒辦法。”

      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潘毅介紹,沒有勞動合同,就無法確認勞動關係,這已經成爲建築工人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欠薪、依法維權的一道門檻。

      盧暉臨認爲,沒有勞動合同或社會保險、超長的勞動時間、惡劣的勞動條件,低收入、嚴重的工資拖欠等現象,已經使整個建築業成爲非正規行業。“在這種情況下,建築工人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獲得工傷或職業病賠償,比登天還難。”盧暉臨說。

     [1] [2] 下一頁
    稿源: 人民網  編輯: 文婷
    打印 
    關閉窗口
     
    關於北方網|廣告服務|誠聘英纔|聯系我們|網站律師|設為首頁|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