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不少網友在北方論壇留言,反映“老年代步車”問題。【點擊進入跟帖發表自己的見解】
網友“興凱湖水”:機動車限購令發出後,有很多針對機動車的管理條文,就是沒看到對老年代步車的相關規定。在路上總是看的一些人開着老年代步車悠閒自在的出行,也沒人管,他們更是無視各種交通規則,真是危險極了。
網友“老狼tj”:這種車沒有技術標準和規範,速度快、防護性差,剎車系統也沒有汽車完善,幾乎沒有安全性可言。很多駕駛者還都自恃自己像汽車那樣公然在機動車道行駛,轉向不打燈、低速佔用快車道,無形中造成了事故隱患,也降低了道路應有的通行速度。
網友“偉大的美食家”:老年代步目前遊離於法律之外,沒有酒駕,沒有闖紅燈,沒有逆行,沒有罰分,沒有拍照,不用交保險,太多“好處”了。
網友“於洋”:老年代步車必須得好好管管了,現在有的真的看上去和機動車毫無區別,跑的特別快,還不遵守交通規則。
網友“1493419785”:各種花樣產品頻出不斷,從電動車到電三輪再到電四輪,目前正在“發揚光大”,不斷升級。爲什麼不能從開始就制止?是管理理念上跟不上,嘴上喊國際化,心胸卻平民化。表面上人性化,實際上羈絆了城市的進步。
 
 

“不限號、不上牌,安全上路後顧無憂……”2013年12月16日凌晨,天津市實施機動車“限購、限行”後,許多老年代步車打出這樣的廣告噱頭。記者採訪中瞭解到,一些“四輪”老年代步車不僅外形與汽車相差無異,車速也能達到60公里/時以上。記者從交管部門瞭解到,老年代步車行駛速度、動力裝置等都與機動車非常相似。當車輛行駛速度達到60公里/時以上時一旦與其他行人、車輛發生碰撞,後果不堪設想。無牌無證的老年代步車上路行駛對道路上其他行人、車輛及自身安全都會構成一定威脅。工商部門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老年代步車生產銷售處於法律空白地帶。
當記者問到生產代步車的相關生產許可時,廠裏的負責人表示:沒標準,沒手續。現在誰也沒有什麼合法的手續,四輪車現在國家沒有標準,合格證也是各個廠家自己打印的,也不是正經上牌照的合格證。車架子自己焊、標準自己定、合格證自己印,這聽起來很嚇人的代步車銷售卻非常火爆。在一家代步車的銷售店鋪裏,前來看代步車的老人絡繹不絕。其實,真正的“老年代步車”是一種醫療器械,是不能在機動車道上行駛的。而現在,在城市中越來越多的非法拼裝、組裝的“老年代步車”不但大行其道,而且嚴重影響了道路交通安全,不少交警表示,“老年代步車“監管正處於一個空白區域,駕駛者既不需要考取駕照,也不需要進行有關培訓就能上路,執勤時,對老年人也只能以勸導、教育爲主,沒有任何的懲戒措施。
 
  不少網友在《政民零距離》欄目給“老年代步車”治理問題提出建議。【點擊進入《政民零距離》欄目留言】
網友“周曉”:本來電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搶行,有的速度和體量都堪比摩托車,已經嚴重影響了正常交通秩序。現在又增加了老年代步車上路,老年代步車到底是什麼車?如果是機動車,那也應該納入機動車管理,發了牌照才能上路,駕駛員也應該拿到準駕資格;如果是非機動車,則應嚴格限制體量和速度。
網友“我不是章子怡”:其實老年代步車就應該劃到非機動車範圍內,生產廠家應獲得相應的資質,對車子的速度等方面進行一定的限制,不能讓駕駛人想開多快就有多快。只有從源頭上治理,才能改變現在的局面。

 

2013年12月1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老年代步車”不再允許銷售,之前購買過此車的人今後也不允許上路。自2014年1月1日起,對駕駛“老年代步車”上道路行駛的,年齡在55週歲(包括55歲)以上首次被查獲的,對其進行勸阻、教育、登記,口頭警告後放行;對不聽勸阻,再次駕駛上道路行駛被查獲的,將對車輛一律予以扣留。駕駛人如存在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機動車、機動車未懸掛號牌等道路交通違法行爲,交管部門將對駕駛人進行罰款和拘留;對駕駛“老年代步車”從事營運活動的,一經查獲,按罰款和拘留上限處理。同時,擅自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機動車型的,將沒收非法生產、銷售的機動車成品及配件,並處非法產品價值3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有營業執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沒有營業執照的,予以查封。生產或者銷售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機動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北京市交管部門近日出臺規定,電驅動或者燃油驅動的四輪“老年代步車”將按照機動車管理。同時,最高時速超過50公里的兩輪電動車以及各類電動三輪車也被納入機動車管理,駕駛者需要具備相應準駕車型的駕照。如果車輛沒有懸掛號牌,將暫扣車輛並對駕駛人處以罰款200元記12分的處罰。如果駕駛人沒有取得駕駛資格,還會罰款1000元。
|  | 
| 
 | 
 | |||||||||||||

將“老年代步車”納入監管範圍,是天津市“限行限購”措施的必要補充。代步車輛無牌無照上路,很難受到交通法規制約,雖然方便了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人羣,卻給交通安全帶來較大隱患,儘快填補監管空白,是交通管理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