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0月14日召開的“全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推動會”上,作爲會上唯一的衛生行政部門大會發言代表、天津市衛生局負責人作了典型發言,介紹了天津市按照衛生部的部署,以強化行政管理爲主導,以加強學術指導爲支撐,上下聯動,緊密配合,專項治理活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以強化組織領導爲保證
夯實思想基礎積極營造氛圍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衛生局要求全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在貫徹落實衛生部工作部署上做到態度堅決、不折不扣。爲抓好抗菌藥物的專項治理,市衛生局相繼召開了局黨委常委會、局長辦公會專題研究,明確規定對衛生部部署的重點工作,如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優質護理工程、對口支援等重點工作,必須全力抓好落實,這些重點工作未能完成的,在醫院等級評審時延緩1年。市衛生局先後成立了由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重點負責組織、管理、協調、督查等工作;成立了由市醫院感染質控中心主任任組長的專家指導小組,負責制定技術規範、組織實施、全員培訓等工作,從而建立起了以行政管理爲主導、學術指導爲支撐的科學管理模式。
二是積極營造氛圍。市衛生局結合天津實際制定了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召開了各單位黨政一把手參加的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強調專項治理活動的重要性、緊迫性,強化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對衛生事業負責、對人民健康負責的雙重責任感,並作爲“一把手”工程務求取得實效。同時,市衛生局還藉助新聞媒體,向社會羣衆大力宣傳專項整治活動的現實意義,組織專家在天津電視臺講解抗菌藥物應用知識,逐步轉變羣衆不合理用藥的觀念,努力形成“人人關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對醫務人員也起到了監督作用。
以限定藥物品種數爲突破口
分階段推動遞進式落實
一是一對一點評,嚴格把關。市衛生局對全市二級以上醫院抗菌藥物應用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彙總各類數據多達1100餘項。明確規定三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得超過35種。市衛生局將6月30日確定爲自查自糾的時間節點,各醫院在6月30日前必須達標。全市80餘家醫院逐一向市衛生局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小組彙報了自查自糾結果,領導小組現場點評,專家指導組當即給予了技術指導。
二是面對面交流,典型引路。7月中旬,市衛生局召開了天津市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整治工作現場會,分析了專項整治活動的基本情況,通報了各單位自查自糾結果,成績突出的醫院做了典型經驗介紹,針對存在問題進一步提出了工作要求。同時,市衛生局還多次組織不同專業的專家進行座談,傾聽意見和建議。
三是背對背檢查,務求實效。市衛生局制定了《2011年天津市抗菌藥物臨牀應用處方醫囑點評方案(試行)》,各醫院制定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辦法及目錄。8月初,市衛生局對全市二級以上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品規、出入庫記錄及藥事管理工作等落實情況,集中進行突擊檢查。此外,市衛生局建立了抗菌藥物使用動態月報制度,每月對各醫院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排名,並且公佈於衆。
四是實打實推進,科學管理。組織相關專家,梳理圍手術期關鍵環節和步驟,擬定了圍手術期感染控制規範和操作常規,做到了關口前移,確保患者安全,解除醫生的後顧之憂。擴大了抗菌藥物耐藥監測網範圍,監測機構由3個增至20餘個。市衛生局還實行了動態管理,醫院抗菌藥物品種控制在標準線96%左右,也就是預留出一至兩個品種的藥物以備特殊之需。
以有力措施推動落實
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初步實現了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本市二、三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品種、品規已全部達標。有的醫院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已低於30%;有的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降到了40DDD以下,微生物檢測率超過30%以上;有的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總金額下降了60%。寧河醫院以硬舉措抓落實,至8月底,衛生部規定的抗菌藥物6項指標全部達標。市第三中心醫院Ⅰ類手術預防用藥率由70%降到29%。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抗菌藥物品種控制在29種以內,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在17.7DDD以下。
二是促進了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認識到:控制術後患者感染的關鍵在於預防,因此,醫護人員更加註意手衛生、環境衛生和患者的營養狀況、落實各項無菌操作制度。目前,各醫院在使用抗菌藥物明顯減少的同時,感染髮病率並未上升,這些事實,打破了部分醫務人員,盲目依賴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慣性思維,消除了醫務人員的顧慮,使抗菌藥物的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市衛生局今後將繼續把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與深化衛生改革、搞好“三好一滿意”活動、重點專科推薦、醫療機構等級評審等工作有機結合,進一步推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切實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爲保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