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裡 便民服務更受歡迎
打開河西區政府開辦的政務網,主頁右側開闢了兩個特色欄目:公共服務和便民查詢。公共服務欄目包括出生、就業、結婚、就醫、旅行等百姓生活所需了解的服務內容。記者打開就醫欄目,有醫院和辦理個人醫療保險兩個子項。再打開醫院子項,裡面登記了位於該區的近30家醫院的具體位置、聯系電話,非常便民。在便民查詢欄目內,有飲食、住宿、景點等多個欄目,詳細刊登了地點、聯系電話和簡單介紹。一位住在大沽南路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剛剛在河西區買了房,但對於該區風土人情和教育衛生資源了解不多,通過查詢河西政務網,逐步了解該區情況,生活感到特別便利。
打開武清政務信息網,除了特色欄目外,《視頻武清》更成為了展示武清、了解武清、服務百姓的一個窗口。一位來自廣東的客商告訴記者,2年前經朋友介紹到武清區投資,很喜歡看當地的新聞,以便了解當地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但有時出差在外地看不到在本地播出的新聞,他就通過武清政務信息網上的《視頻武清》觀看,感覺很滿意。記者注意到,目前也有一些區縣的政務網掛上了視頻新聞欄目,但內容都是半年前的,沒有做到每日更新。另外,在收看效果上,不少網友感到很“卡”,視頻新聞畫面模糊不清,聲音斷斷續續,效果不佳,影響了收看效果。
在這裡 信息更新很重要
“前兩天我打開某職能部門網站,發現裡面的信息幾乎全是2009年的,網站信息更新太慢了。”劉紅麗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家住在本市郊區。日前,她告訴記者,畢業後想在當地工作,因此,近來她就特別想從當地政府網站或具體職能部門網站查看到相關用人信息,但令人失望的是很多網站都沒有此欄目。日前,記者點擊一些區縣的政府部門所屬網站,刊登的內容多是半年甚至一年前的,更新很滯後。在某區政府網站《辦事服務》欄目中,婚姻服務、醫療保健、社會保障等信息全停留在2007年;更有一些網站的信息,甚至2006年後就很少更新。有些互動欄目,百姓也不太滿意,反饋時間長,回復內容很空泛。
日前,記者來到津郊李女士的家中。李女士今年62了,雖然年紀不小,但一點也不落伍。“沒事的時候,就上上網,弄弄手工編織,我跟別人不一樣,別人上網愛打牌,玩游戲,我呢愛關注政務信息。”李女士對記者說。李女士退休前在事業單位工作,雖然退休了,但是對城區環境治理、綠化情況非常關心。“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啊!以前看見有些地方又髒又亂,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治理,可是又不知道誰管。後來我聽說政務網上有一個《公眾參與》欄目,我興奮極了,心想這回有地方說了,於是打開政務網,在《公眾參與》欄目中點開了“我要諮詢”。我是8月2日反映的問題,網站上說7天回復,結果8月17號纔回復。回復內容就是:‘您的留言我區已經收到並已責成有關部門處理,我們會按時向您反饋辦理結果’。等了很長時間,也沒人治理。後來我又看了一下,大多數回復都是跟我一樣,真不知道是回復還是應付。我們主動參與,卻被動等待‘處理’,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參與了。”李女士建議,政務網站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行誰負責的原則,強化管理和責任,確保網站管理工作落實到人,做到不辦則已,辦則有人管、能管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