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網訊:霍曉菁是環湖醫院十病區護士長,自1992年參加護理工作以來,她先後在手術室、十病區從事護理工作。“我希望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一個真正能爲患者解除痛苦的人。”帶着這樸素的想法,在多年的臨牀護理工作中,她體會到了護理工作的神聖、偉大,同時也感到了護理工作的平凡、瑣碎,但她無怨無悔。“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在忙碌中創造快樂,那就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工作中體現自我,在工作中完善自我。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患者是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每天都在爲需要幫助的人服務,每天就都會收穫快樂。”這既是霍曉菁對護理工作的思考,同時也是她言行的準則。
2007年3月,她開始擔任十病區護士長,十病區收治的患者多爲腫瘤患者,治療時間和週期相對較長,靜脈輸液是臨牀給藥的常用途徑,一直以來護士按醫囑行事,很少考慮患者的明天和將來,更會忽略藥物種類、PH值、滲透壓對患者血管的影響,這是一種被動治療的過程。爲了減輕患者反覆靜脈穿刺帶來的痛苦,提高病人的舒適度,保護病人的外周血管,十病區從2007年8月引進PICC置管技術,在這項技術的開展過程中,霍曉菁帶領其他護理人員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操作方法,在總結經驗的過程中發現,現在的置管方法已落後於國外,爲此,又引進了在血管B超機的引導下行PICC置管,此種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有效降低併發症的出現。此外,還爲短期化療和輸入刺激性藥物的患者採用鎖骨下靜脈插管,從根本上杜絕了藥物的外滲,保護了外周靜脈,減輕病人的痛苦,避免了醫療風險。
作爲科室護士長,她從小事做起,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她的孩子剛剛1歲多,正是需要媽媽照看的時候,但是她爲了護理工作,爲了病人,依然每天工作到19點多才離開病房,在護士們的心裏她是一位敬業愛崗、以身作則、技術嫺熟、溫馨服務的護士長。每當大家勸她歇息一下時,她總是報以微笑,輕聲說:“這沒什麼,病房需要我,我還有很多工作沒幹呢。”病房護理工作十分繁瑣,她凡事都做在最前面,所有工作都親歷親爲。十病區老年患者、長期臥牀的病人居多,腸蠕動慢,有時會有排便困難、便祕現象,病人憋得滿臉通紅,躁動不安,這樣會造成顱內壓增高、出血。她會毫不猶豫地用手爲病人一點點摳出乾燥的大便,爲患者減輕痛苦,讓患者家屬深深地感動,直說:“這是兒女也難做到的事啊。”
她堅持“病患至上、用心服務”的服務理念,永遠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真心來創造感動。十病區收治的病人大都是癌症晚期的患者,患者和家屬的情緒都很低落,與他們接觸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心、更大的耐心和更真摯的誠心。一位70多歲劉大爺需要做介入治療,術前她輕輕地來到大爺牀前用手緊緊握住大爺的手安撫說“大爺別緊張,有我呢”。手術在晚上十點鐘才結束,從造影室到病區之間要經過樓外一段露天小道,外面正下着雨,她早已準備好雨傘並親自將大爺從造影室接回病房,大爺感動得熱淚盈眶,連聲說:“真沒想到護士長這麼晚了還沒走,並且冒雨來接我,太感謝了!”還有一次一個術後患者把剛換好的牀褥又給尿溼了,家屬不在身邊,霍曉菁巡視病房剛好走到病人牀前,看到這種情況二話沒說拿了一套乾淨的牀單、褥子及時給病人換上,當家屬回來時看到自己的親人躺在乾淨整潔的病牀上時,激動得說不出話。
霍曉菁在工作和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着她對事業的執著、對生命的關愛、對他人的無私,在病房走廊周而復始的軌跡裏,印證了她青春的光和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