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城市話題】文明祭掃 讓清明節“山清水明”

天津民風自古淳樸,天津人緬懷逝去的家族先輩親人,非常重視祭祀的儀式,每年在三個“冥節”中,最首要、最馬虎不得的當數清明節了。天津人俗稱清明節爲“鬼令”,在清明前後各10天祭祖,最好的日子是在清明節這一天去掃墓(天津人曾普遍稱掃墓爲“添墳”,後來又改稱“上墳”),系天津地區傳承下來的重要風俗。

文獻記載,老天津人過清明節,行文大同小異:“清明日,男婦各上墳,陳祭品,焚紙錢,增土於塚上,曰添墳,哭新鬼尤慟。”清明祭祀過程大體是這樣:生者來到先人墳前,先把墓碑前的空地清掃乾淨,仔細擦拭墓碑,然後畢恭畢敬地供上新鮮的水果、糕點,焚香燃蠟燭,燒紙錢,灑酒,祭奠者有的會痛哭流涕。如果亡者生前吸菸,上墳者還會點燃一支香菸擺放在墳前。祭奠之後,磕頭站起,再剷除墓上雜草,往墳的上面培添新土,象徵爲先人修房,以防夏天雨大屋漏(有的則是先鋤雜草添新土,然後再祭拜。順序不同,無關緊要)。在培土時,人們往往還要在墳塋四角壓上用錫紙製作的假銀錠子,祈求家庭常年有錢花,日子越過越富有。大多數還要燃放一掛鞭炮以示驅趕小鬼別來糾纏,讓亡者靈魂安寧。延至今日,天津的清明期間民間祭奠親人的情緒仍很濃烈。有的市區居民因多種原因不能前往路途較遠的陵園或程林莊、北倉等地的火化場去實地悼念,就在家居小區外的馬路口,便道旁,於清明入夜後,先在地上用棍子畫一圓圈,表示可以阻擋外祟野鬼前來搶錢,然後點香燃燭,在圈內焚燒紙錢,鄭重其事地舉行祭祀跪拜。

一位婦女在馬路邊焚燒紙錢

城市燒紙祭奠影響市容造成污染

清明節將至,街頭十字路口處時,隨處可見許多人在進行燒紙以祭奠逝去的人,有些人的祭祀物品種類繁多,金元寶、小車、栩栩如生的紙人等都被“送進”了先人的手中。在清晨,路過這些路口時,散落的冥幣和焚燒紙留下的紙灰顯而易見,嚴重影響了市容。許多人在路邊野地上焚燒紙和冥幣等祭祀物品,成捆的燒紙擺放在火堆旁等待着被燃燒。這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道路旁燒紙放鞭炮危害交通安全

清明人們焚燒紙錢及其他祭祀物品,容易產生大量煙霧,尤其在路邊、路口焚燒,煙霧除了刺激行人口鼻,還會飄散到機動車行駛的道路上,影響機動車駕駛員的視線,在機動車行駛速度過快的路段,造成比較嚴重的交通隱患。

祭祀物品稀奇古怪,祭祀活動偏離主題

今時今日,顧客品味不同,要求高了,紙紮品要有新意,纔可以吸引顧客。因此,紙 扎店售賣的祭品,有電腦、遊戲機、數位照相機、漢堡包、壽司、海味、洋服、運動服 、球鞋、高跟鞋、法拉利跑車,包羅萬有。 總之差不多陽間有的物品,都會模仿製成 紙札品。分散的墓地漸漸被公墓取代,人們集中在同一個地方拜祭,煙火鼎盛,烏煙瘴氣。 有些家族很要面子,燒得特別多,鞭炮特別大串,特搶眼。氣氛是有了但會產生攀比效應 。

掃墓風俗滋生“怪現象”,“代理掃墓”孝心打折

由於公共墓地祭品很多時候還是很完整,數量很多,滋生看了掃墓盜物者,掃墓過後,盜物者立刻就上前那拜祭食品和花等轉賣或拿去餵豬,實行2手“掃墓”,其百無禁忌的行爲對逝者和拜祭人十分不尊重。近日,網絡上涌現出不少“代理掃墓”的業務廣告。代理掃墓服務項目包括:鮮花一束、清掃墓地、供果三樣、上一炷香,完成後拍照證明,收費爲500元。網店還特別註明,如客戶有附加條件需要另外交錢,如僱人在墓地哭,一炷香時間需200元,如要錄像需500元。

網友:清明祭掃傳統形式弊端多

網友“易家言”:在清明祭祖掃墓活動中,由於燒錢紙、放鞭炮引發的火災更是讓清明祭祖掃墓生髮出了一些不和諧——而此種現象當然多發生在農村,以一家一戶爲單元的祖墳祭祀活動中爲最多。昨天,我所在的地方由於祭祖引發了多起火災,一場火燒了50餘畝山林,3000多名羣衆奮戰了4個小時才撲滅,;有一場火還造成了一位70多歲的老人喪生。其實,每年清明前後的祭祖掃墓活動期間,我們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當地的報紙和電視,就不難得知,由於祭祖掃墓時用火不當造成的火災十分常見,我所在地的消防部門統計,清明祭祖掃墓這段時間,每天接到的火災報警比平時要多十幾起,全部都是由於祭祖時在山上燒錢紙和放鞭引起的。清明前後,剛好是空氣乾燥,風高氣爽,草乾柴枯的時節,只要有一星點火種,就能燃起熊熊大火。一旦燃燒起來,火借風勢,風助火力,即便是全力撲救,也不可避免地要造成一定的損失。由於在祭祖掃墓時一不小心引發了山林火災而受到了法律處罰的也不乏其人。我以爲,清明祭祖大可文明些,簡樸些。集體公墓自不待說,要提倡文明祭祀;而那些農村自然村灣祭祀祖墳就更要提倡文明祭祀了——不要放鞭,不要燒錢紙,以山上的野花做成花圈,或者用樹枝做成花圈擺在墳前,說上幾句祝願的話,許上自己的心願就足夠了;還可以給墳頭培培土,剷剷草。[詳細]

網友“澤潤東知”小區門口燒紙的太多了,大熱天的有點讓人煩,爲什麼燒紙的陋習不能根除呢?小區的一個外地人說,天津人一是愛放炮,二是愛燒紙,聽了以後不是滋味,爲什麼不能改變一下,用別的方法祭奠呢?[詳細]

網友:老習俗改變不易,祭掃需注意安全

網友“xq62”:只要對環境無大影響,就讓社會選擇它吧。其實燒紙最集中的時間是春節,現在是給一個人燒,那是給所有祖宗牌位燒,每人一份,叫燒封桶,給祖宗送金錢、銀錢,五十年還存在,只是少了。那個特別時期,祖墳平了,牌位砸了。現在這個習俗連知道的人都不多了。[詳細]

網友“巴拉巴拉”:燒就燒唄,誰家還沒有過去的老人啊,燒紙也是祭奠,多少年的風俗了,哪能說改就改。一到這個時候誰家樓下都這樣,也不是就樓主家這樣。也就現在能看看,在以後十幾二十年還能看到就不錯了。再說現在好多地方都弄那種鐵圈,放在路邊,大家要燒紙就都在鐵圈裏面燒,乾淨的多了。[詳細]

一朵鮮花更能寄託自己的哀思

集體共祭、植樹葬、海葬等文明祭奠取代燒紙陋俗

集體共葬:2013年清明期間本市第一、第二殯儀館繼續舉辦“都市文明、集體共祭”活動。活動日期爲3月30日、31日、4月4日、5日、6日,每天上午第一、第二殯儀館停辦新葬業務報名時間從3月23日起,每日8:30-16:00,額滿爲止。報名電話:27214444,成功報名的市民,3月30日、31日到營口道殯儀服務站領票。報名時需要說明:家屬姓名、聯繫電話、亡人姓名、安放位置、參加活動人數、是否乘坐主辦方安排的車輛。

植樹葬:2013年骨灰植樹區安葬地點設在天津憩園,在這裏正門兩側已開闢了6000平方米植樹區,樹種爲柏樹。今年4月5日上午9:30在憩園內舉辦骨灰集體安葬,名額60戶。報名電話:26824711,每個穴位23400元。辦理此項業務的市民需攜帶本人身份證、親人的骨灰辦理手續,活動後原骨灰盒家屬可自行帶走。

海葬:有意參加骨灰撒海的市民,可撥打主辦單位電話27716792進行預約登記。登記內容包括:亡人姓名、性別、聯繫電話、參加人數、家庭地址。主辦單位將根據氣象情況,確定骨灰撒海的時間,提前3-4天通知聯繫人。市民接到電話後按指定的時間、地點攜帶骨灰盒辦理正式手續。收費標準:每具骨灰收230元,每位隨行家屬330元,包括:乘車、乘船、骨灰袋、鮮花瓣、小白花、白手套、紀念卡等。

魚苗放生、放風箏、繫絲帶寄託哀思

“青青清明·鮮花寄哀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萬人簽名、“清明放生”、“思念牆留言”、“祈福帶·寄哀思”等一系列內容,旨在倡導文明祭祀、綠色祭祀。號召市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愛護環境,倡行祭祀新風。

小型藝術墓葬、壁葬、塔葬和花壇葬等新型殯葬方式出現

科學、文明、環保、時尚的喪葬形式已被越來越多的羣衆所認可。這些不留軀體、不要棺木、讓骨灰迴歸自然的綠色環保新殯葬方式,是繼墓葬以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已逐漸被人們接受。

網絡祭祀:點擊鼠標寄託哀思

隨着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網上祭奠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這不僅發揚了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釋放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寄託哀思的平臺。另外網絡族譜錄紀念給失去親人的朋友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他們可以每天爲遠在天堂的親人獻上鮮花、飯菜和衣物,並和他們訴說心裏話。同時,有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敞開心扉訴說,也減少了一些朋友因失去親人造成心理疾病。

網絡祭掃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農工黨贛州市委會副調研員 嚴諾夫

嚴諾夫:讓清明節文明祭奠之風盛行

清明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也是祭奠故人的日子。如果完全按照歷來的傳統習俗,清明祭奠勢必會給原本已擁擠的出行和嚴重的空氣污染帶來一時的壓力,焚燒祭品不慎,還會造致火災。其實這幾年,文明祭奠已經開始悄然替代傳統的形式。比如,在居住處置一個臨時祭臺,放上逝者的遺像,再放幾盤供品,後人小聚向遺像幾鞠躬,表示懷念;有的家庭還把這一祭奠過程攝影或攝像,留作永久珍藏。又比如,在故人的靈柩前,放上幾束鮮花,讓周邊清新、高雅的芬香流連。再比如,在網絡的博客或QQ上設計紀念冊,讓遠方的親朋好友參與,各自留下紀念的畫面和語言……爲此,在今年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筆者倡導和建議:一有關部門應該提供一些文明祭掃的便利,如在公墓周邊增設一些鮮花攤點,供祭掃者就近選擇;同時勸阻焚燒紙品現象。二鼓勵影像經營者開闢“文明祭奠”的節日製作。三各花店節前要增調花色品種,允許其在店前擺放,吸引顧客。四社區和小區可以制訂一些方便又文明祭奠的鄉規民約。五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和引導文明祭奠。 多方努力,未雨綢繆,讓今年清明節的文明祭奠之風更加盛行。 [詳細]

程同順:現代城市生活無法承載過時的傳統

生活在城市,也會思念逝去的親人,也得悼念親人。那麼我們不妨採用與城市生活相適應的新的方式和方法,不必拘泥於正式的形式,多一點思念和回憶可能更好。如果能寫點紀念性的文章,或者翻看以前的老相冊,給兒孫們講講逝去親人的英雄事蹟和趣聞軼事等,可能更能滿足對於懷念親人的情感需要。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有些網站推出了網上靈堂或墳墓,可以個性化地滿足部分羣體祭奠親人的需要,倒也不失爲一個時尚的做法。這些在今天看來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可能以後也會成爲我們子孫後代的文化傳統。[詳細]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程同順

清明祭掃,是中國人對已故長輩寄託哀思的表達方式,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長久以來清明祭掃的習俗雖然不同,但思念和情感是相通的。近年來,傳統的祭祀方式造成的污染與安全隱患越來越明顯,隨着人們觀念的不斷轉變,古老的清明祭祀習俗也慢慢發生改變,燒紙錢、放鞭炮也慢慢變爲獻花、植樹等更加現代的祭奠方式。清明節,應讓我們的祖先享受那種安寧祥和,讓環境更加“清明”。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