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請輸入查詢碼:
忘記查詢碼?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查詢結果後請及時進行滿意度評價
·天津市首個警營法律援助宣傳站成立
·銀行安全引起關注 業內透露ATM有可能出假鈔
·誰動了我的蘋果 聚焦iPad商標權之爭
·白靜被夫刺殺身亡 揭祕“情與財”慘劇的背後
·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IPAD商標糾紛案二審開庭
·《拘留所條例》通過 官方解讀相關問題
·嫌犯冷血殺人微笑受審 道謝稱請快判我死刑(圖)
·男子盜取數十萬元黃金首飾逃亡13年後自首(圖)
·轉讓產權需不需要公正
·暗訪:交易地點隱蔽 天津二手自行車黑市活躍
回眸刑訟法30年立法之路 程序正義的銘記與呼喚
http://ms.enorth.com.cn 2012-03-08 11:11
  • 王兆國: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
  • 李肇星:“尊重和保障人權”將入刑訴法
  • 李肇星:這次刑事訴訟法修改補充的條文比較多
  • 試論我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的完善
  •   這是歷史性的跨越--1979年制定,1996年第一次修改,本次全國人代會上又一次修正。

      國家打擊犯罪、保障人權的基本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部關係到人的自由、權利與生命的程序法,在2012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將再次被注入新的活力--

      今天,修改刑訴法走到了新的重要節點。刑訴法發展的歷史,是國家法制文明進步的歷史。刑事訴訟立法彰顯人權保障理念,推動中國法制文明進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把依法治國引向深入。

      讓歷史啓迪未來--打擊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利,刑訴法從無到有,閃爍人性光輝

      程序--蘊含公平與正義;程序法--捍衛公平與正義的規則。

      “程序法如同桅杆頂尖,對船身最輕微的運動也會作出強烈的擺動。”

      1979年--“撥亂反正”的關鍵之年,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典誕生之年。

      那是一個急需確立規則讓社會恢復秩序的年代。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的顧昂然回憶當初制定這部法律時的背景--十年動亂期間,隨便抓人,刑訊逼供,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

      制定刑訴法就是爲了打擊犯罪,防止濫行逮捕、拘留,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的情況發生。秉持這一指導思想,法律制定者夜以繼日投入到立法工作中,還會同有關政法機關相關負責同志、大專院校專家學者,就立法當中的問題進行座談,聽取意見。

      1979年7月1日,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刑訴法等7部法律。重整社會秩序,終於有了可供執行的規則。

      顧昂然說,當時起草刑事訴訟法,是要從司法程序方面保證刑法的正確執行。而過去我們強調實質問題,不大講程序。因此總結“文革”的教訓--“一是不放縱壞人,一是不冤枉好人”,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這部法律的制定。

      打擊犯罪,保障公民合法權利。雖然當時“人權”這個概念不爲很多人所知,但是在立法過程中已經清晰體現:辦案“必須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有權委託律師等辯護;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爲定案的根據……

      結束動亂,人心思法、人心思治。當年的立法者中很多人受到了“文革”的迫害,對於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尤其重視。

      最早的刑訴法草案的任務主要是“揭露犯罪、證實犯罪和懲罰犯罪”,後來改爲“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並增加重要原則,“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草案中把“蒐集”證據改爲“收集”。顧昂然說,“文革”中往往首先定框框再去搜集證據,是主觀的,而“收集”是客觀的,是把客觀事實“收集”起來。同時也不是隻收集有罪證據,也要收集無罪證據。

      顧昂然說,“文革”結束,社會需要回歸正常秩序,國家工作的着重點要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加緊出臺包括刑訴法在內的一批法律,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制,建立大家可以遵循的制度規則是當務之急。

     [1] [2] [3] 下一頁
    稿源: 新華網  編輯: 文婷
    打印 
    關閉窗口
     
    關於北方網|廣告服務|誠聘英纔|聯系我們|網站律師|設為首頁|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