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請輸入查詢碼:
  忘記查詢碼?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查詢結果後請及時進行滿意度評價
全部
全部
大力健全養老保險制度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http://ms.enorth.com.cn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2011-12-23 15:19:19  編輯:張令沛

【網民智囊團·個人文集】張再生

 

  3、養老保險有助於維護社會公平

  在我國,許多老人是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建設者,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和心血都獻給了祖國的建設,在他們老年的時候,如果不能有充分的保障,使他們可以安享晚年,就會傷害黨和政府在他們和他們家人心目中形象。此外,從各方面來看,老年人都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如果沒有制度上的保障,他們的利益很容易被忽視,最終造成社會公平的缺失。

  二、當前養老保險制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政府逐步建立覆蓋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制度建設方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不足。低覆蓋、低水平、內部差距等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首先,養老保險的覆蓋率比較低。到2 006年,雖然城鎮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率已經達到76% , 但對於數量龐大的非正規就業人員而言,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沒有全部被納入到這個范圍。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標准,非正規就業是發展中國家城市地區那些低收入、低報酬、無組織、無結構的很小生產規模的生產或服務單位#。目前我國還沒有按照這一分類進行的官方統計。一般意義上,我國的非正規就業是指失業人員以個人或組織起來的方式參與社區的便民利民服務、城市管理服務、家政服務,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各種臨時性、突擊性勞務,以及以家庭手工業、工藝作坊等個人自謀職業、合作就業方式進行生產自救,但又無法建立或暫無條件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一種就業形式。中國城鎮的非正規就業數量是非常龐大的。這些就業者就業不穩定,缺乏勞動保護,工資收入低下,基本沒有社會保險。

  除了城市非正規就業人員之外,進城農民工以及失地農民這兩大群體在養老保險方面也面臨著重重困難。現行社會保障制度對流動和遷移人口缺乏有效的保護, 1億多進城農民工中有80%左右沒有任何社會保障; 1 38億鄉鎮企業職工徘徊在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邊緣,既未進城保,也未進農保; 4000萬失地農民身份轉換後進入城鎮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傳統體制之外的社會成員,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無法享受社會保險方面的相關待遇,對於他們來說,容易引起社會不公感,影響社會穩定。

  其次,養老待遇內部差距較大,影響社會公平。建國後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養老體制,職工退休時的養老待遇基本上是根據個人的身份地位來確定,全民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及其他所有制的職工、合同工與固定工、臨時工與正式工,在享受權利、待遇水平等方面相差甚遠。經過改革,社會化養老保險制度在消減內部差別上有了很大進步。但是目前,養老保險體系內部的制度分割仍然存在,部門之間、群體之間、單位之間的差別仍然很大。突出表現在,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之間的差距過大,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偏低。

  目前,機關或事業單位的職工養老金由國家全額撥款,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是采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由企業、職工共同負擔。各地企業退休職工普遍反映退休養老金過低。一般情況下,各地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是企業退休人員的兩倍左右。就養老金替代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而言,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平均水平在80%左右,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平均水平在90- 95%之間。不同體制之間養老金待遇水平上的差距,被認為是一種分配有失公正、公平、正義的突出表現。此外,養老保險體系內部的制度分割還表現在,統籌單位內各自為政、區域自治和統籌單位間無法聯接、協調和共濟。其結果,不僅在不同的人群之間存在制度公平問題,而且地區之間保障水平和籌資責任也失衡,養老保險關系難以轉移和攜帶,無法適應統一的城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再次,養老金的征收和監管還存在較大的漏洞。由於目前養老保險覆蓋面小,實行范圍窄,參保人數少,資金盤子小,導致養老金給付水平低。近年來的調查顯示,人們對僅靠養老金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普遍缺乏信心。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由於歷史上的欠帳,現行制度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本上還處於空賬運行狀態,在職職工所繳納的養老金不得不用來支付當期的退休金。我國自1995年開始實施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以來,對基本養老保險金實行的是社會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基金的混賬管理。在改革初,由於國家未能對已經退休的和將退休職工的隱含負債做出補償安排,為了支付老職工的社會保險金,有些地方就出現了挪用現有職工個人賬戶的基金去彌補老職工的社會保險支付的情況,從而使現有職工的個人賬戶變成了事實上的空賬戶。巨大的養老金缺口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自己年老後能否如期獲得社會養老。而且就是這樣的養命錢,目前我們的監管體制還很不完善,近年來,上海、廣州等地接連發生社保基金被擠佔、挪用、貪污案件,把社保基金的安全問題推到了公眾面前。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消息,全國已發現違規使用社保基金約7 1億元,涉及上海、寧夏、北京、天津、浙江、湖南、福建等多個省份,違規主體包括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打印 
關閉窗口
 
關於北方網|廣告服務|誠聘英纔|聯系我們|網站律師|設為首頁|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