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執法人員正在檢查
讀者報料大超市也玩“大忽悠”
日前,市民馬先生向記者報料:他到南門外大街附近這家大型超市購物時發現,三文魚、蝦、海帶、海蔘等多種水產品的廣告分別宣稱有不同的功效。不僅如此,超市內一些預包裝食品也根本沒有淨含量,無法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他向屬地工商部門舉報後,這些廣告、食品才被下了架。
工商出擊廣告拆除產品下架
記者從工商南開分局萬德莊工商所得知,他們接到舉報來到這家超市時,已經是當天的17:30左右。他們看到在貨架上擺放着大量“挪威三文魚”的宣傳冊。宣傳冊上面標明:“由中國和挪威專家聯手進行的研究表明,食用挪威三文魚可以將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20%……”鑑於三文魚根本就是一種普通食品,這些語言已經涉嫌虛假宣傳,執法人員當即將宣傳冊全部收繳。更令執法人員沒有想到的是,在超市的廣告牌上還分別標有其他海產品的功效。如蝦的功效竟然有補腎壯陽、下乳汁;海帶的功效有消痰平喘;海蔘的功效除補腎壯陽外,還有滯氣補陰、提高免疫力等,同樣涉嫌虛假宣傳。
此外,執法人員在超市的熟食櫃檯還發現,袋裝醬豬蹄、小南河燒雞等預包裝食品上根本沒有標明淨含量。也就是說,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花錢到底買到了多少東西。對於這些產品,工商執法人員當即責令全部下架停止銷售。
-記者調查
衆所周知,大型超市對於食品把關最爲嚴格,然而爲何在一家超市內就會出現多種問題呢?記者在採訪了多家超市的採購人員後終於看出了端倪。一名在大型超市已經工作了近十年的食品採購員介紹說,像在超市內發放廣告、設立廣告牌等,供貨商都要承擔一定費用。在繳納費用後,運營部門通常都會對內容“睜一眼,閉一眼”,往往會有一些違規廣告進入店內。這甚至成了超市創收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