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2月19日,天津市腫瘤醫院疼痛治療科新病房正式投入使用,依託該院腫瘤治療的國內領先地位,借鑑國際上先進的癌痛治療模式,爲患者提供了更大的服務空間,有效緩解了癌痛病人看病難、住院難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據疼痛治療科主任王昆介紹,市腫瘤醫院自1994年在全國率先開設除痛門診以來,每天前來就診諮詢的癌痛病患逐漸增多,許多患者忍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希望接受住院治療。因原有癌痛病房位於中山門住院部,牀位數量有限,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如今新病房的啓用,不僅能爲更多癌痛病人提供診療服務,也讓飽受疼痛困擾的患者擁有一個更爲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
新癌痛病房位於腫瘤醫院A座10層,擁有病牀28張,病區寬敞明亮,設有獨立衛生間。配備國際先進設備,引進永久性植入泵鞘內給藥系統,能夠實施國際先進的椎管內嗎啡泵植入術,爲癌痛病人奉上溫馨、及時、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王主任介紹,癌痛治療是一個科學、規範、系統的過程,對除痛醫生的治療技術與經驗要求較高。目前治療癌痛的方法最常見的是WHO推行的藥物三階梯治療,即根據疼痛輕、中、重程度及患者身體情況,按不同等級給予不同藥物治療。該方法可以使大約70—90%的患者疼痛緩解。但腫瘤引發的疼痛原因多樣、性質複雜,臨牀上不少重度癌痛患者由於腫瘤對身體結構的破壞和神經損傷,最後即使大量增加嗎啡使用量,也不能很好控制疼痛。還有些患者難以忍受服藥後的副作用,難以堅持使用鎮痛藥物。對於此類患者,可以採用微創介入治療方法。所謂微創介入治療,是在CT等影像設備引導下,採用靶向穿刺技術,將穿刺針或工作電極置入進入體內的治療區域,通過局部打藥或射頻熱凝等手段,對引起疼痛的神經等組織進行局部毀損,消除疼痛。
市腫瘤醫院疼痛科已逐步推廣和使用規範的三階梯療法及微創介入治療工作,建立了難治性癌痛多學科的會診制度,針對癌痛特點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評估治療效果。結合多數癌痛患者活動受限的情況,爲提高治療效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癌痛患者在家治療模式,建立了一支由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組成的癌痛治療小組,深入患者家中指導患者正確接受癌痛治療方法。在緩解癌痛的同時,關注患者的心理、營養、生活質量及腫瘤的治療,使癌痛患者從身心兩個方面解除痛苦,建立規範的整體治療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