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三:交通違章“代扣分”陷阱多
隨着交通違法扣分變嚴,不少司機上路行車更加小心謹慎,以避免扣分受罰。不過,也隨之興起了一個與扣分相關的行業——“代扣分”業務。劉先生前不久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某公司有C1駕駛證代扣分業務,代扣1分100元,只要一次性不扣滿12分。由於劉先生前幾天剛剛被扣了分,怕被扣滿12分參加學習,於是就委託了這家公司辦理了扣分罰款業務,繳納了600元。可等幾天劉先生再進行查詢時,罰款不但沒有被繳納,連代扣分公司的網站也不見了蹤影。
這種業務其實是在被扣分達到極限12分時,用別人的駕駛證幫助自己頂替所扣分數,以保證不被扣滿12分後進行學習,這種看似可以救你“一命”的做法,不但違反了相關法規,還很可能是一個陷阱,在將錢打入對方卡中後,扣分不但不會被頂替,錢也會打水漂。
防範提醒:諸如有“代扣分”業務的網站,多爲虛假網站,存在很大風險。轉賬後,網站不多時就會關掉,錢也會被不法分子騙走,因此不要相信此類網站。此外,司機應當遵章守紀,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小心上路,安全出行,纔是真正的行車之道。
騙局四:什麼火拿什麼騙
利用熱門電視欄目進行網上詐騙。前段時間,《中國好聲音》節目火爆熒屏,於是引起網絡騙子的關注。隨着節目落幕,不少人收到“欄目組”的中獎短信,上網填寫個人資料後卻被告知“如果不及時交納獎品保險金,就說明你惡意佔用中獎名額,資料將移送司法機關進行起訴”。市民劉女士就收到一條彩信,稱其手機號碼被《中國好聲音》欄目組隨機抽爲場外幸運用戶,可登錄官網領獎。劉女士登錄網站後,系統告知“將獲得《中國好聲音》送出的二等獎獎金98000元現金和蘋果MacBook Pro時尚筆記本電腦一部!”隨後,她按要求填寫了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銀行卡號等個人資料。卻被告知,需要先交2800元費用才能領獎。劉女士點擊下一步,系統彈出對話框“恭喜您!您的資料已記錄到系統後臺!請儘快與工作人員聯繫領獎,否則系統將自動把您填寫的資料訴訟至當地法院,要求獲獎用戶賠償違約金兩萬元以上!”劉女士驚了,要先交2800元,不交還要被起訴。採訪中,記者發現騙子關於“惡意佔用中獎名額,將被起訴”這一說法確實唬住了一些人。
防範提醒:正規機構、正規網站組織的抽獎活動,不會讓中獎者“先交錢,後兌獎”。若對方提出兌獎必須先支付手續費、稅款,可詢問對方是否能從應得獎金中扣除後直接兌獎,若對方不同意,肯定是“中獎詐騙”。另外,中獎實際上是贈與合同的一種,是帶有射幸性質的贈與合同(即贈與的發生帶有偶然性和機會性)。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則贈與合同成立。所以受贈人享有選擇接受或不接受贈與的權利,任何人強迫他人接受贈與、領取獎品的行爲都是不合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