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嘉興·甘文亮
賣掉母子之後,甘文亮夫婦覺得不能再留在仙居,縣城太小,很容易露馬腳。他們到280公里外的嘉興去打工,不敢用真名,用的是甘文亮弟弟甘文方的身份。
沒幾日,就接到李祥斌的電話,甘文亮聽出那邊很吵,沒說話就掛了電話。他想,出事了。果然,幾小時後,李祥斌的堂哥李正明來電:“李祥斌被公安盯上了。”
甘文亮想,要不把孩子找回來吧,罪小些。他給樑正梅打電話,電話一直關機,又特地回雲南廣南縣找樑正梅,找了幾日也沒找到。樑正梅失蹤了。
甘文亮忐忑地回到嘉興,心存一絲僥倖,在一家地勢偏遠的小電鍍設備廠打工,一天工資七八十塊錢。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到鄰縣安裝設備,他喜歡出差,困守一地,讓他有種坐以待斃的緊張。
(六)從河南到山東
段丙修,河南南樂縣福堪鄉南漢村人,頭髮花白,皺紋如刻,一臉憨厚相,30多年前曾因貪污罪被判了3年,但如今已是個67歲的老人,不想還會“二進宮”。
“跟做夢似的。”兩年後,再次回想當初,他開口說道。
他還記得,那天,他在村支書張秋重家喝酒閒扯,就接到李戰軍的電話。他和李戰軍有十幾年的交情,常常一起鼓搗點生意做做,最近一次聯手是當年二月,李戰軍倒騰古董,段丙修幫着張羅買家,沒想到交易時古董被買家搶走了。運氣不好。他感慨。
李戰軍對他說,有個孩子要出手。
段丙修沒問孩子從何而來,順口就問張秋重,有沒有路子?
村支書想想說,問一下老馬吧。
老馬全名馬保起,55歲,山東莘縣王奉鎮東灘村人。1984年時他曾因協同拐賣婦女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莘縣與福堪鎮雖分屬山東、河南兩省,但只不過相距二十多公里,兩地人來往密切。
馬保起得到消息後,隨即找到熟人蔣萬書。蔣萬書比馬保起大兩歲,接到馬保起電話後,四處張羅,過了一兩天,就帶來消息:“有人要買小孩。”
幾天後,兩地人馬在河南與山東交界的畢屯村(屬山東莘縣)見面了。這一邊,李戰軍、樑正梅、甘朋忠和孩子;那一邊,是馬保起、蔣萬書和下家;中間人,段丙修。
馬保起、蔣萬書帶着孩子做過體檢後,拿出個袋子:“這是4萬,查一下。”
樑正梅分了5000元,甘朋忠得了5000元,李戰軍拿了2000塊,分給段丙修1000塊,段丙修說他回村後,又分了500元給村支書張秋重。
好處費,從沒人提起,但大家都心照不宣。事後警察訊問時,發現雙方都僅是“有限的認識”,互不知道姓名,也不知道背景,甚至看照片也想不起來是否見過。
整個交易過程,沒有一個人提起孩子是從哪裏來的。
(七)雲南·樑正梅
甘文亮去找樑正梅的時候,樑正梅剛好不在家。原來,她從甘朋忠那裏也得知事情敗露了,甘朋忠的想法和甘文亮一樣——把孩子找回來。
已回到雲南,樑正梅又給李戰軍打電話,李戰軍說,要孩子可以,拿5萬塊。
甘朋忠一聽,上哪找這麼多錢去?樑正梅思前想後,破費點兒總比坐牢好,就自己湊了5萬元,打算先要回孩子再說。沒想到,剛到昆明就遇上了小偷,裝5萬元現金的小包和手機都被偷了。
既聯繫不上上家,也聯繫不上下家,錢也沒了,樑正梅兩眼一抹黑,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好找當地朋友借了點路費,灰頭土臉地回了家。
這事兒真倒黴,她想。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再也不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