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夏麗羣(右)在勞動現場與服刑人員交流。

3月5日,夏麗羣(左)與服刑人員交流。
“25歲的我還沒結婚,但她們需要我在這裏做她們的‘父母’;我不是醫生,但我得給她們治療心病;我身穿警服,卻要像老師一樣指導她們重新做人的方向。”吉林省女子監獄女獄警夏麗羣告訴記者。
又一年國際婦女節將至,夏麗羣連日來不僅忙於日常工作,也忙於服刑人員的節慶演出和幫扶活動。出生於內蒙古赤峯的她,2009年在吉林省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畢業後考入女子監獄,至今擔任監獄內的監區矯正警官已近3年。這是一個氛圍相對壓抑的工作環境,且不能像同齡女孩子一樣隨意打扮、任意笑談。每天,夏麗羣都要面對各類服刑人員。但是夏麗羣堅守着新時期監獄人性化管理的任務——身兼服刑人員的父母、醫生、老師“三重角色”。 “我一改傳統那種嚴肅管理教育的工作風格,發揮自己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把朝氣注入工作中,用微笑和尊重去關懷服刑人員的心靈。”夏麗羣說,服刑人員大都承受着較大的心理壓力,所以除力求在日常勞動中給予她們幫助外,她還時常在監獄自建的“心靈休閒島”與服刑人員逐一進行溝通。
“我希望能用我的熱情和溫暖去感化她們,讓她們知道生活的美好,讓她們對以後的生活充滿希望。”夏麗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