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請輸入查詢碼:
忘記查詢碼?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查詢結果後請及時進行滿意度評價
·請問Z4線經過港東新城嗎?
·爲什麼河東區的綠化這麼差?
·登州路上的三石化聚醚部是2015年10月底前完成搬遷嗎
·建議調整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票價
·紅橋泰達城全體老百姓再次拜請領導,爲我配套建設菜市場
·河北區育嬰裏(動力機場宿舍)拆遷計劃
·15年河北區三十五中學棚戶區拆遷問題
·關於適齡兒童入園問題的諮詢
·請求給161路加車
·關於提高社區工作質量問題
政協委員楊瀾解讀慈善困境 呼籲完善相關立法
http://ms.enorth.com.cn
來源: 武漢晚報  作者:  2012-03-07 14:33:53  編輯:文婷
·楊瀾直指慈善困境:慈善款通脹缺少法律規範 ·楊瀾三大妙喻直指慈善困境 如白天點蠟燭的房間
·楊瀾直指慈善困境:慈善款通脹 缺少法律規範

  楊瀾三大妙喻直指慈善困境

  5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楊瀾,在北京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並就媒體關注的“慈善立法”等提案,詳細介紹了提案的來龍去脈。

  社會財富的第三次分配

  楊瀾說,按照經濟學家的解釋,社會分配可以分成3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以競爭爲動力的分配,即根據能力大小決定收入多寡;第二層次是以公平爲原則的分配,即通過社會保障、社會福利進行再分配;第三層次是以道德爲動力的分配,即有錢人自願把錢分給窮人,也就是慈善事業。

  因此,慈善事業,已被公認爲是社會的第三次分配,它有助於拉小財富差距,促進社會平等。

  “10年前,我第一次當全國政協委員,就提出過慈善立法,那時,我們國家的慈善事業不像現在發展得如此壯大。”楊瀾列出了一組數字,10年前,全國捐款總數才20多億;汶川大地震那年,全國的慈善捐贈總數達到1000億,足足擴展了50倍。目前,我國年慈善捐贈總額已經兩度超過千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全國的慈善機構也迅猛擴展,非營利社會組織已超過50萬家,專業從業人員達到600多萬人。

  “沒有圍牆的院子”

  “但這麼大的一項事業,卻沒有一部系統完整的法律規範。”楊瀾調查發現,我國已經出臺的有關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都只針對慈善公益的一個或者幾個環節。比如《公益事業捐贈法》,就只針對公益捐贈,對於募捐、捐贈人的權益等,缺少明確的規制,“就好比建一座院子,只是把大門修好了,卻沒有建起圍牆,肯定就無法發揮院子的功能。”

  “白天點蠟燭的房間”

  再以慈善公益組織的登記註冊爲例,但現在註冊慈善公益組織最難的卻是找一家掛靠的業務主管單位。楊瀾打了第二個比方:“就如有一個房間,本來有窗戶,在白天的時候就有很好的光線,但卻要拉上窗簾,然後對如何用蠟燭進行規定。”

  “一扇被鎖住的門”

  還有,這些捐贈來的公益資產,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到底該如何保值增值,在現實中,卻處於無法實施的狀態。楊瀾打了第三個比方:“就像買了一套房子,到了入住的時候,發現有一間房門被鎖上了,甚至不知道要找誰要鑰匙,10年都進不去。”

  “如果說,10年前慈善立法是很重要的話,現在的形勢則是很迫切。”楊瀾因此建議,我國必須通過慈善立法,來明確慈善的基本屬性,定義慈善公益組織,並從法律上對慈善組織的管理和行爲進行規範,來延續慈善事業的持續發展。

  提案人:楊瀾

  提案名稱:《危機呼喚慈善法儘早出臺》

  提案內容:近年慈善公益領域發生的一系列公共事件,引發了公衆對慈善公益組織的質疑。原因在於,我國尚沒有一部系統完整的慈善法。建議加速推動慈善法的制訂與審議:第一是對慈善公益做出定義和定位,對慈善的內涵和外延等進行清晰的法律界定。第二是對慈善公益組織的認定機構、註冊流程予以明確,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協調政府各部門的相應政策法規。第三,對慈善公益組織的內部管理,以及對外部利益衝突等重要環節做出嚴格要求,以提高其公信力與專業性。

  “兩會”三人行

  【微觀察】

  一件質感的七分袖灰藍色西服,搭配一襲黑色及膝裙,配上一雙設計簡單的黑色高跟鞋,楊瀾款款走來,笑臉盈盈。

  這位渾身散發着知性美的女子,比電視上更上相,更落落大方。

  採訪中,她語速很快,但吐字清晰,當你說話時,她會看着你的眼睛,願意讀懂你要表達的看法和情緒。當她說到俏皮處,會先睜大一下眼睛,然後調皮地眨一眨,表示她很開心說起這個話題。

  她的辦公室裏,有她採訪和被採訪的照片,有她拿到的獎項,擺放得簡潔利落。

  但在這些濃縮了楊瀾成長經歷的見證中,有兩張照片被放至最大,一張是她做電視主持人的照片,一張是和丈夫吳徵還有影星成龍一起參加慈善活動。雖然楊瀾不停轉換的身份令人眩暈,也許在她心裏,主持和慈善,纔是她現在最看重的。

  昨日,全國政協委員楊瀾在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打印 
關閉窗口
 
關於北方網|廣告服務|誠聘英纔|聯系我們|網站律師|設為首頁|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