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發幾個小時之後,不時有偵查員走進專案組的這個臨時指揮部,他們報出了一個個水果店的名字,孫惠康用一支黑色水筆,迅速地在圖上標註着。
大約一天一夜的工夫,孫惠康已經在圖上標註了近20個水果店的確切位置,但是,幾乎所有的水果店都被他打了叉,只有兩個水果店被打了勾,它們的名字就是和水果袋上一致的“羣豐”。
一家在德勝路上,另一家則在香積寺路上。
“你們一般什麼時候買水果?”孫惠康突然轉頭,隨便把菸頭丟進一杯殘茶裏。“我……一般是回家路上,家邊上總有水果店。”一位偵查員嘀咕。
另幾位大致也是這個說法。
“你們看,這個水果袋是大號的,一般是選了幾種水果之後,統一打包用的,我們由此推理:這個嫌兇很有可能就住在這兩個水果店附近。”孫惠康這麼一說,幾位偵查員的眼睛陡然一亮。
與此同時,現場發現的LV和Chloe已經被證明都是仿冒品,它們身上,做不出什麼文章來。
孫惠康倒轉筆桿,已經開始在地圖上框嫌疑人可能出沒或者居住的範圍。
一場有效的心理戰:6000張協查通告貼進四個社區,其中一個就是兇手所在的小區
12月10日,孫惠康手中的第一支水筆已經沒墨了,地圖上的範圍已經被大致框定。
除了水果店,嫌兇拋屍的位置,也爲框定範圍提供了依據。
長浜河發現男屍的位置,沿河往西南方向走,最先經過的是錫泊園小區。
“往東北方向就將進入相對偏僻的城郊結合部,如果你是嫌兇,作案之後會如何拋屍?”孫惠康和同事們討論着。
顯然,沒有人會選擇往鬧市區拋,所以反方向的錫泊園小區就有可能是嫌兇作案當天來的路線。甚至,有可能嫌兇就住在錫泊園小區,在附近動的手。
根據兩家水果店的位置,根據拋屍的位置,專案組最終框定了四個嫌兇最可能出沒或者居住的地區:東新園小區、中舟社區、勝利社區和沈家社區,錫泊園小區就在沈家社區裏。
“快,印協查通告,然後重點到這四個地方去貼!”這是孫惠康第一次有點興奮起來。
6000張,貼這些協查通告用掉了整整5桶膠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