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請輸入查詢碼:
  忘記查詢碼?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查詢結果後請及時進行滿意度評價
全部
全部
『下班沈默癥』漸趨普遍 警惕演變為家庭冷暴力
http://ms.enorth.com.cn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2012-11-07 14:16:35  編輯:杜雪瑩

  工作中八面玲瓏,網絡上談笑風生,下班回家後卻寧願發呆,也不肯多說半句話,這種被稱為“下班沈默癥”的現象在網上曝出後,大批網民驚呼“中槍”。“中國網事”記者調查了解到,“下班沈默癥”負面影響不小,若任其發展,可能形成逃避情感交流的慣性,甚至演變成家庭“冷暴力”。

  “下班沈默癥”引大批網友驚呼“中槍”

  據《河南商報》聯合大豫網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網民患有不同程度的“下班沈默癥”。其中,57.54%的網民認為“有,下班後什麼也不想說,就想靜一靜”;有34.06%的網民認為自己有“階段性沈默”。

  同時,《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在網上的調查數據顯示,83.1%的受訪者坦言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沈默癥”,其中34.7%的人認為自己有“下班沈默癥”,48.4%的人認為“有一些”。受訪者中,“80後”佔50.1%,“70後”佔30.9%。

  這些調查結果在網絡上發布後,引發大批網友驚呼“中槍”。微博用戶“小草莓愛牛排”說:“天啊,原來這是下班沈默癥?中槍了。”網民“maryxu990”說:“我也有下班沈默癥,所以寧可不回家吃飯,因為不想跟家人說話。”還有網民表示,自己家裡似乎都有這毛病,“沒人說話,各自玩電腦或者玩手機”。

  還有網民“對號入座”後找到了身心生病的源頭,網民“新生丫丫”說,自己工作很忙,下班後也不願交流,結果導致家裡、單位關系都緊張,心情整天很郁悶,最終“得了腹膜炎,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纔好”。

  記者注意到,雖然網民紛紛表示“中槍”,卻只有少數人關心如何應對。在大多數網民眼裡,“下班沈默癥”顯然沒有嚴重到危及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地步。網友“我叫馬小土豆”就表示自己其實只是累了,“還沒到得病那麼恐怖吧”。

  “下班沈默癥”漸趨普遍與壓力和性格有關

  “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眾多職場人士因工作壓力大、工作強度高等諸多原因身心疲憊,回到家中往往選擇“沈默”,而且這種現象的職業影響面正漸趨普遍。

  在蘇州某機關工作的楊京,最近兩個月下班回家後一句話都不想說,只想一個人安靜地上網、發呆。她說,工作特別忙,每天都有講不完的話和應酬不完的飯局,還經常加班。“感覺特別累,回到家完全不想說話,連老公都懶得搭理。”

  在南京某私企工作的李志昀也說:“上班時候簡直忙得要瘋掉,下班了真的只想靜一靜歇一歇,我打游戲也好發呆也好,最好誰都別理我。”

  記者發現,疲憊、壓力是網民和被訪對象們口中反復出現的字眼,但在他們的親人和專家看來,“沈默”並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法。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教授費俊峰表示,一次兩次“沈默”問題不大,但長期下去容易演化成家庭“冷暴力”,既無法解決個人問題,又會傷害親人感情,還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FPA性格色彩創始人樂嘉認為,面對壓力和疲憊,不同性格人群的反應不同。“‘下班沈默癥’的產生既和壓力疲憊有關,也和性格有很大關聯。‘下班沈默癥’更多發生在紅色和藍色性格的人身上,他們情感高度豐富,當情緒低落或者有心結時,就會出現沈默反應,而黃綠性格的人相對具有良好的抗壓和排壓能力,不容易出現這一問題。”他說。

  樂嘉表示,這種現象還可能給社會帶來危害。“家庭的穩定對社會是極為重要的,我們上班8小時的質量其實和下班的16小時息息相關,16小時的質量有保證,上班8小時的質量纔不會打折扣,纔能為社會更好地盡自己的一份力。”

  在專家和網民們看來,長期“沈默”的這些人忽略了家庭的期望,沒有考慮家人的感受。網友“摩羯的心事”說:“一個家庭,最怕的不是爭吵,而是死一般的沈默。”在河南,近日就有夫妻因為“死一般的沈默”導致婚姻破裂,而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因為類似家庭冷暴力離婚的家庭其實並不在少數。

  關於“下班沈默癥”的危害,調查顯示,63.4%的受訪者擔心會讓人無心關注生活細節,失去對生活的熱情;59.6%的人認為會讓人缺乏情感交流,引發更嚴重的心理疾病;58.5%的人認為會讓親友間產生隔閡和矛盾;58.3%的人認為會讓真正關心自己的人受到傷害。

  警惕“下班沈默癥”演變成家庭“冷暴力”

  雖然“下班沈默癥”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算病,但專家認為,當漸成社會普遍問題,任其演變為情感交流“逃避癥”、甚至家庭“冷暴力”,將後果嚴重。費俊峰表示,一旦形成習慣性“沈默”,哪怕將來有精力了,也會慣性地拒絕交流,這會使整個家庭一直處於冷暴力中,對親情的傷害巨大。

  分析認為,“下班沈默”的很多人認為在家裡不用“裝什麼”,卻忽略了自己還有作為家庭一員的作用,如果能意識到自己作為丈夫、妻子、父母、兒女的家庭角色,很多人都會努力尋找問題所在,主動跳出“沈默”怪圈。樂嘉說,當意識到自己有“下班沈默癥”時,應主動與家人溝通,更加關照他們的感受,同時對工作狀態做適當調整,盡量做到一張一弛,還可以適當參加娛樂休閑活動,多與工作之外的朋友交際,獲得更好的狀態。

  專家還建議,面對沈默,家人不要激烈指責,而要有的放矢。樂嘉認為,對不同色彩性格的人群宜用不同方法疏導。如紅色性格人群更需要一個溫暖包容的氛圍,對他們要耐心提問和傾聽,或用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對於藍色性格的人而言,最好的做法反而是不去打擾他,默默地陪伴效果更好。樂嘉說,屬於紅色性格的家人,相對而言更難以忍受沈默,急於要打破沈默,甚至不惜發火吵鬧,有時反而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打印 
關閉窗口
 
關於北方網|廣告服務|誠聘英纔|聯系我們|網站律師|設為首頁|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