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天和醫院在落實“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中,沒有停留在簡單地爲患者提供應有的治療及護理上,更加註重患者的生活需求、基礎護理、心理疏導及康復保健等,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做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推動者,讓患者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從細節入手,努力構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溫馨和諧的醫患關係。在該院血管外科一病區,醫護人員始終認真踐行着“爲了病人的一切”的醫院宗旨,用他們的愛心熱誠爲病人服務,通過日常的點滴小事贏得了病人和家屬的信賴。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病房長長的走廊裏出現了一位老人的身影,他隻身一人來住院。經瞭解,老人的子女都很忙,老伴身體又不好,所以大多時間都是自己照顧自己。中午當護士李思濛巡視病房的時候,大部分的患者都在吃飯,卻發現這位老人只是輸液卻沒有吃飯,她上前詢問老人:“爺爺,您怎麼不吃飯呀?”老人笑了笑:“孩子們沒來,我等輸完液再去吃飯。”“可是等您的液體都輸完起碼要到兩三點呢。”李思濛連忙說道。老人又笑了笑說:“沒關係,實在不行就吃方便麪。”“那怎麼能行”李思濛急忙說道“您等一下,我這就去給您買。”老人連忙起身,試圖阻止:“孩子,不用麻煩你,不用。”沒過一會兒,李思濛把熱騰騰的飯菜放在老人面前,叮囑道:“您自己在這沒有家屬陪着,您就要把我們當作您的孩子,有什麼事就和我們說,我們幫您,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啊!”老人激動不已:“都說人上歲數了,孩子不在身邊就是受罪,可我在這卻一點也沒感覺,反而多了好多孩子陪我聊天照顧我,你們真是我好閨女啊!”
一位做完乳腺癌手術後併發深靜脈血栓的患者,突然的病情轉變使得她原本焦慮的心更加沉重,總是長吁短嘆,甚至暗自流淚。於是護士們對她多加關注,誰有時間就和她去聊天,這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她滿懷深情地向護士們講起了她所擁有的和睦的家庭,聊到她那羣可愛的學生,距離縮短了,就這樣,漸漸聊到疾病的治療、愈後的保養,漸漸的她開朗了,並且信心滿滿地告訴護士們:“你們放心,我不會再失望痛苦了,我會積極配合治療,好好活着,爲了所有需要我、愛我的人!”
記得病房曾收治過一位足趾壞疽的老年患者,長期的病痛已磨去了他昔日的笑容,增添了幾分倔強的脾氣。由於患者長期臥牀喝水不便,家屬向護士要一根廢棄的輸液管作爲吸管使用。按照規定,不能將廢棄的醫療垃圾隨意外放,護士向患者及家屬做了解釋,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但家屬執意要求並承諾出現的後果自行承擔,這讓護士很爲難。看着家屬焦急的面容,護士長當機立斷,自己爲患者買來了吸管,並向患者及家屬講解了臥牀病人使用吸管的注意事項,解除了患者的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