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網訊:在落實衛生部“三好一滿意”活動和市衛生局“環境年”建設工作中,四中心醫院始終把規範和優化醫療服務作爲重要基石來抓,通過細化服務內容,規範內部管理,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格局。
增強服務意識營造“四個環境”
隨着環境年建設引向深入,該院領導班子對該項工作的認識逐漸加深,由單純的進行“綜合治理”轉變爲“抓契機,全面打造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兩個品牌”。
先後完善了《環境年建設實施方案》、《醫療糾紛接待和處理程序》等一系列規定,制定了各項工作的時間推進表和工作流程表,力爭通過努力營造“四個環境”,即:清潔舒適的就醫環境、誠實守信的診療環境、周到齊全的設施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使就醫環境髒亂、醫療過程欠缺誠信、服務設施不到位、就醫感覺生冷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
規範服務行爲落實“三項制度”
一是“首問負責制度”,該院創新服務舉措,在“無申辯全責制”的基礎上,又推出“首問負責制”,要求每位幹部職工接待諮詢、投訴、業務辦理等首先態度要熱情、用語要文明、接待要有記錄,當場能解決的當場解決,當場不能解決的耐心向對方說明情況,並指引到相關部門辦理,絕不能說“不清楚”、“不知道”,絕不能推諉、扯皮。該院同時公佈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二是“典型選樹制度”,爲深化醫德醫風教育,發揮先鋒模範的榜樣帶動作用,該院明確了“服務標兵”標準,每季度評選表彰一次,以此形成學習模範、關愛模範、爭當模範的良好氛圍。
三是“關口前移”和“監督跟蹤”制度,爲將各項工作切實落到實處,該院提出“關口前移,防患未然”的監管思路,院領導班子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定期到臨牀一線監督檢查工作,查找質量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主動協調、及時解決,確保各項規定有效執行,實現了閉環管理。
強化管理措施健全“兩個體系”
一是醫德醫風考評體系,通過加大門診及住院患者調查問卷發放、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實施800電話追訪系列平臺,定期對科室及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技術水平、醫德醫風及院務公開等情況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在院務會上進行通報,並與科室和醫務人員醫德考評、晉職、晉升掛鉤。
二是規範“責任區”制度,醫院將門診和住院環境分成多個“責任區”,包保給各職能科長,規範了包保內容和責任,對包保情況醫院進行不定期檢查,檢查結果與職能科長績效考覈掛鉤,使管理有效性切實得到提升。
提供便捷服務打造“三個平臺”
一是預約掛號平臺。全面開通現場預約、出院預約、電話預約、體檢隨訪預約、醫指通預約等多種方式,緩解了百姓看病難問題;二是無假日醫院平臺。目前該院週六日開診科室逐步增加到現在的20餘個,輔助檢查科室週末也照常應診,基本上滿足了患者就醫的需要。在保證措施上,該院還實施了彈性工作制和錯峯出診制,通過努力,使雙休日平均診次增加了65%;三是便民服務平臺。該院在門診大廳增設了導診服務檯、宣傳區,引入了自動取款、自動售貨、自助查詢系統,另外在門診每層都配備了專職導診人員,周到熱情的服務受到廣大患者一致好評。
加強內環境治理實施“四項工程”
一是路徑管理工程,制定《臨牀路徑管理工作方案》,加強臨牀路徑的監管並做好與醫保科工作的配套銜接。二是用藥管理工程,修訂《抗菌藥物使用細則》,強化處方點評制度,嚴格落實消毒制度和操作規程,同時將抗生素使用情況與績效考覈掛鉤,使I類切口手術抗菌素應用比例得到有效控制。三是信息化建設工程,已完成了前期論證調研和整體規劃工作,九月份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全面開通LIS系統,實現檢驗單自助查詢,另外電子病歷和“一卡通”工作也在積極運行之中。四是戒菸工程,要求控煙辦公室人員增加巡查次數,特別是對門診部、住院部等幾個重點環境由專人負責,同時向羣衆發放禁菸宣傳品,進行積極勸阻,已收到較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