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天津市工商聯主席 張元龍
尊敬的公義主任、文光局長、家聰書記,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黑格爾說:『人類最應該從歷史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不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今天我們就從歷史中吸取些教訓,看看法律是如何推動社會發展的。
據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麥迪遜估算,從公元元年到1880年,世界人均GDP纔增加了一倍,而自1880年到2000年短短120年裡世界人均GDP增加了五倍。也就是120年裡完成了人類1880年增加財富的五倍。我們最近估算,自2000年到2010年10年間,世界人均GDP增加0.7倍,中國人均GDP增加4倍。若把2010年與1978年32年GDP比較可發現,中國GDP32年增長了50倍,人均GDP增長了30倍,世界財富積累的增速越來越快,中國的增速更是令人驚嘆!
據傳播學之父威爾伯•施拉姆的『最後七分鍾』說,人類歷史為100萬年,若對應24小時的話,那麼每小時41666年,每秒11.57年。若把現在作為午夜零點,則午夜前7分鍾,也就是3500年前,出現文字;50秒前,也就是1450年,古登堡發明了西方活字印刷術;20秒前,1776年瓦特和博爾頓發明了蒸氣機,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標志了現代經濟理論的出現;12秒前, 1866年德國發電機問世,開創了電氣化時代;7秒前1926年英國和樂公司電視機問世;5.5秒前,1946年美國賓大第一臺計算機問世;4.5秒前,1957年第一顆衛星上天;1.7秒前,1990年開創互聯網時代。人類重大科技成果集中在午夜前7秒鍾左右,也就是今天約100年間,人類財富高速積累,緣自人類科技水平的高速進步。當然,人類道德也出現了問題:現在全世界軍費開支達1.6萬億美元,美國佔其中一半,全世界炸彈總量平均到每個人達2.7噸TNT,一顆氫彈的當量是二戰所有炸彈當量的十倍。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下面這段歷史,還會有新發現。1215年英國大憲章的簽定確定了『風能進,雨能進,皇帝不能進』的私人產權保護原則。1623年英國頒布了世界第一部『專利法』,1689年又簽定了『權利法案』。纔有1776年博爾頓和瓦特蒸氣機問世,亞當斯密『國富論』出版,之後,發電機、火車、輪船、電話等一系列發明問世。以至1787年美國憲法初立就把專利權寫入憲法,稱之為『把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纔之火上。』之後,1862年,英國分布世界第一部『公司法』,1866年美國勞動聯盟成立,1891年德國『勞資協同經營法』出臺,1933年美國聯邦證券法,1935年美國社會保障法等緊隨其後,汽車、計算機、衛星、互聯網隨之問世。正是在這些法律的保障下,科技成果不斷湧現,新思維、新理論活躍,這一切推動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我非常贊同吳敬鏈先生的那句話:『制度高於技術!』。歷史告訴我們:哪個國家能提供最有利於交易發生的完善制度,能降低交易成本,保護個人權益,有公正司法和有效的契約執行架構,它就能在國家間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當然,制度不是小眾間的規則,而是全社會認定的法律,道德是社會的基礎,核心價值觀是其外在的體現。道德、價值制度只有上昇為法律纔有推動社會發展的持久動力。
現在我們看看中國的法制建設。英國公司法1862年問世後20年後,1882年中國產生了第一個股份制公司——輪船招商局。中國股市的產生比歐洲一些國家晚不了十年。但是頒布於1904年的作為中國第一部公司法——欽定大清商律,單兵突進,仍無法挽救大清王朝的覆滅。中國真正的法制建設起於改革開放之初,那時中國只有23部法律,國家秩序是靠文件和領導人講話精神來維持的。是彭真委員長確定了中國法律體系的構想。今天我們的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包含憲法在內有237部法律,七大法律部門,690個行政法,5600部地方法,我們專利法1984年實施,2008年修訂後纔開始真正保護個人知識產權。1994年公司法、2007年物權法的頒布,雖然比發達國家遲了百年,雖然有大量司法解釋補充於外,不停立法機構修訂於內,但終於走上日漸成熟的市場經濟道路。法律的保障一定會激發出國人巨大的創新、創業熱情。
我們用三十年時間達到發達國家二、三百年積累財富的速度,我們用三十年時間完成發達國家法制建設的基礎,這確實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是,那些國家百年時間為使其社會上下形成對法律的尊重和共識,而引發的利益摩擦、引發的社會問題,而付出的沈重代價,我們也必須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加以解決,這決定了中國的法制建設之路前途光明,但依然任重而道遠。
今天在座各位多是lawyer,是法律人,是以法律為生的人,是以法律為生活目標的人。憲法是我們國家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而每時每刻司法的判例都是對社會價值的宣讀。你們每時每刻追求判例的公正與平衡,就是維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崇高和尊嚴。
如果說法律是照亮人類社會進步的燈塔,律師朋友們,你們就是保證燈塔長明的首席維護師。
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復,但一定會押韻!』。研究歷史的規律,吸收歷史的教訓,總結歷史的經驗,不氣餒、不悲觀,克服一切困難,堅持我們一定會迎來中國法制建設的艷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