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請輸入查詢碼:
  忘記查詢碼?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查詢結果後請及時進行滿意度評價
全部
全部
天津2009年防震減災:多方式監控 助損失最小化
http://ms.enorth.com.cn
來源: 天津政務網  作者:  2010-03-25 14:00:09  編輯:張志怡
 

請關閉酷6加速器、ppstream加速器等程序,否則影響視頻播放

  內容提要:去年發生地汶川大地震給我們帶來很大的經濟和人員損失,舉國關注、舉世震驚。那我們天津地震災難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有什麼預防措施呢……

  主持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舉國震驚、世界震驚。也引起了人們對地震安全的高度關注,請趙局長介紹一下我市的地震災害情況。

  趙國敏:我國位於全球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匯部位,所以地震活動十分頻繁,是大陸地震最多的國家。我國大陸地震佔全球陸地破壞性地震的1/3,但我國的陸地面積僅為全球陸地面積的1/14,20世紀以來,全球因地震死亡的總人數近150萬人,我國就有近60萬,約佔40%。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55萬,而地震造成死亡人數達28萬,超過一半,這是我國地質構造環境所決定的,我們要長期面對地震災害,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防震減災是一項長期任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的講話中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防災減災工作,顯著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果的必然要求。』

  天津市位於華北地震區河北平原地震帶和張家口—渤海地震帶的交匯部位,境內分布著多個活動斷裂帶,具有發生中強以上地震的構造背景。有記載以來,天津境內曾發生5級以上地震18次,其中較大的有5次,最大地震為1976年寧河發生的6.9級地震。除了本市地域內發生的地震,鄰區強震波及天津、並造成影響的主要有6次,即1668年郯城8.5級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0級地震、1888年渤海7.5級地震、1967年河間6.3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其中1976年唐山7.8地震對天津市的破壞最為嚴重,造成24296人死亡, 21586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39.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35.8億元,從而使天津市成為我國唯一遭受Ⅷ度地震破壞的特大城市,天津市的國民經濟因此5年徘徊不前。天津地區存在的大面積軟土地基對地震動有很強的放大作用,唐山地震期間,天津軟土地基地區曾發生了大面積的砂土液化和地基失效現象,造成其上的建(構)築物發生不均勻沈降,拉裂、甚至傾倒等破壞,大大加重了震害。

  地震災害較重,也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之一,因此,防震減災工作,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做好。

  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我市的防震減災工作都取得了哪些主要進展?

  趙國敏: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堅決貫徹『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全面推進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地震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我市的防震減災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地震監測預報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力爭在地震前能打個招呼,對減輕人員傷亡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九五』和『十五』期間,經中央和市政府共同投資,我們實施完成了『首都圈防震減災示范區工程』和『數字地震觀測網絡工程』,對地震前兆觀測臺網、地震遙測臺網和強震動觀測臺網進行了全面昇級改造。遙測地震臺網的地震監測能力由過去的2.5級地震提高到1.5級地震,地震速報能力有過去的15分鍾提高到8分鍾。強震動臺網能夠對烈度IV度以上的中強地震實時進行烈度速報。由流體、電磁、形變、測震四大學科28個測項構成的地震前兆觀測網絡對地震前兆現象進行實時監測。建成了天津地震臺網中心,在數據傳輸速度、信息處理技術方面都有較大提高。為了適應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要求,我們正在以最先進的技術建設天津濱海地震監測預警中心,建成後,將為進一步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提供服務。『十一五』期間,我們正在實施地震監測預報基礎條件建設項目,在『九五』、『十五』的基礎上,將建成由11個測點構成的GPS地殼運動觀測網絡,建成環渤海虛擬地震臺網和渤海近海地震觀測實驗系統,地震監測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震災預防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震災預防體系的工作一是提高建築物的抗震能力,使各類建築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二是通過科普宣傳教育使國民建立自主的防災理念,提高自救互救和自我保護能力。按照國家要求,我市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物包括住宅、學校、醫院、機關、廠礦,商業和娛樂、市政設施必須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要求進行抗震設防,達到抗御VII?VIII度地震烈度的能力。重大工程、生命線工程和容易引發次生災害的工程必須進行專門的地震安全性評價,並按照評價結果進行抗震設防。近年來,我市幾百項重大工程和幾十項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了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2004年,防震減災行政許可進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市政府行政審批程序。建立了市和區縣兩級防震減災行政執法隊伍,對抗震設防要求施行監管,防震減災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軌道。除了把房子蓋結實以外,搞清地下斷裂帶的位置及其活動性對震災預防也很重要。『九五』和『十五』期間,對天津境內的海河斷裂、滄東斷裂、天津斷裂等開展了探測和活動性研究,取得的成果已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得到應用。目前,我們正在實施『十一五』項目『天津近海海域隱伏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危險性評價』,對近海海域隱伏活斷層進行探測研究。我市的地震科普宣傳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率先開展了地震科普知識進學校、進課堂、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在市自然博物館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綜合性宣教基地,在全市創建了22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了全市中學的課堂教學,在全市建立了五千多人的科普宣傳員隊伍。每年和市委宣傳部聯合下發年度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計劃,布置全市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多種教育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了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目前我們正在實施『十一五』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網絡建設項目,包括市地震局地震臺網中心和濱海地震監測預警中心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和地震科普網站建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能力和水平都將有很大的提高。

  地震緊急救援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關鍵。緊急救援體系是通過一系列的准備工作,當遇到地震災害時,能及時、有序、高效地進行救援,以最快的速度消除震災影響。目前,天津建立了由市政府統一指揮的地震應急組織領導體系,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市的地震應急指揮技術平臺,組建了我國第一支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制定了市、區(縣)、街道、社區四級地震應急預案,在部分社區開展了應急避險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成立了社區防災應急志願者隊伍,完善了地震應急裝備,強化了地震應急人員模擬演練和培訓,加強了地震應急工作檢查,開始了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地震應急快速響應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後,市政府及時修訂了《天津市地震應急預案》和17個專項保障計劃,正式發布執行。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各區縣政府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目前,我們正在實施『十一五』項目地震應急響應系統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試點建設、濱海新區地震網絡中心和地震應急指揮平臺建設項目,地震應急處置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主持人:唐山大地震的慘痛教訓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啟示,汶川大地震再一次使人們認識到,把房子蓋結實,是減輕地震災害最主要的途徑,請趙局長介紹一下抗震設防方面的情況。

  趙國敏: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唐山大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次自然災害,也是迄今400多年來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次。唐山大地震的傷亡如此慘重,給人類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啟示和教訓。事隔32年,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特大地震,瞬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舉國震驚,世界震驚。

  唐山大地震前,唐山是不設防城市,這是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這次汶川大地震災難再次告誡人們,把建築物、構築物蓋結實,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途徑。據統計,破壞性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是由各類建築物的倒塌所致。因此,只有使各類建築物具備適當的抗震能力纔能有效地減輕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是預防和減輕地震災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國內外的很多地震實例表明,隨著經濟增長和社會財富的積累,地震造成的損失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如美國洛杉磯曾於1971年和1994年分別發生過6.5級和6.6級地震,兩次地震幾乎在同一地點,但1971年地震損失5億美元,而1994年地震卻損失了170億美元,其主要原因是23年來該地區的現代化水平和財富積累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1976年唐山7.8級地震損失100億元人民幣,而1999年臺灣南投7.6級地震損失92億美元,1995年日本神戶7.2級地震損失更是高達1000億美元。1996年內蒙古包頭6.4級地震損失為15億元人民幣,而1990年發生在欠發達地區甘肅天祝的6.2級地震僅損失1.5億元人民幣。

  天津市處於河北平原地震帶上,建國以來曾多次遭受地震災害,是我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中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特大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的經濟快速發展,隨著『三、五、八、十』奮斗目標的實現和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現代化和社會財富積累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式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及《天津市防震減災條例》的規定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管理,使我市的建設工程達到國家要求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是各級政府的職責,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並指出,對於一般的工業與民用建設工程,必須按照國家頒布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或者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並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天津市防震減災條例》第八條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對必須通過地震安全性評價確定抗震設防要求的十一類工程項目做了明確規定。

  於2001年8月1日起實施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是有關地震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准,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無條件執行。《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頒布實施,標志著將一般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納入了標准化、法制化軌道。它是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工程的法定抗震設防要求,一般建設工程,是量大面廣的、直接關系到廣大群眾住房安全、最能體現群眾利益的工程。因此,政府要進行強有力的監督,全社會都有權進行監督。

  重大工程及容易產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如果因地震造成破壞,將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對這些工程應采用較高的抗震設防標准。如核電站極限安全地震動的概率水准為年超越概率0.01%;城市立交橋工程中,甲A類建築設計地震動概率水准為100年超越概率10%。由此可見,從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到核電站,其重要性逐步加大,安全性要求逐步提高,采用的超越概率逐步減小,再采用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概率水准是不符合國家安全標准的。因此,國家法律規定對重大工程項目必須進行專門的地震安全性評價,通過針對具體場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確定科學合理的抗震設防要求,保證工程符合國家的安全標准。

  我們要從法律的高度,從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認識抗震設防問題,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作好,未雨綢繆,防患與未然。

  主持人:市民有一個非常關心的問題是老百姓住房的抗震能力到底怎麼樣,請趙局長介紹一下。

  趙國敏:要說清楚這個問題,確實有點難度,一是城市和農村發展不平衡,農民的自主建房未納入管理程序,大多數都沒有正規的設計和正規的施工隊伍,抗震能力難以保障;二是房屋的抗震能力涉及方方面面,是抗震設防要求、抗震設計、施工質量的綜合體現。我還是先從抗震設防要求說起。

  地震基本烈度是國家制定的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的抗震設防要求。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項目,必須按照地震基本烈度的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抗震設計。

  1957年,李善邦先生編制了第一張地震區劃圖,天津的設防烈度為VII度區- VIII度。由於大於等於IX度區的國土面積較大,鑒於抗震技術和國家財力限制,1957年版地震區劃圖未被建設部門采納。

  唐山大地震以後,1977年國家頒布了第二張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天津市中心城區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地區為VIII度區。

  1990年,國家頒布了第三張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包括中心市區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劃為VII度,寧河縣、漢沽區和武清區、寶坻區、薊縣局部為VIII度。

  2001年,國家頒布了強制性標准《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包括中心城區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相當於地震基本烈度VII度半,與1990年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相比提高了半度。寧和縣,漢沽區,武清西北、寶坻城關以西、薊縣邦均以西所圍成的天津西北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0g,相當於地震基本烈度VIII度。

  唐山地震造成巨大災難,除了震級大外,城市不設防是重要原因。在唐山大地震之後,我國開始全面重視建築物的抗震設防問題並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保證建築物達到規定的抗震能力。

  對於量大面廣的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主要是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來進行抗震設防。目前,我國正在使用《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是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築抗震設防的最低標准,是綜合考慮地震環境,特別是國家經濟實力等因素所確定的。

  對於重大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以及核電站和核設施工程,就不能按上面說的區劃圖進行抗震設防了,而必須開展專門的地震安全性評價,深入評估地震危險,確定抗震設防要求。作為執法部門,我們成立了防震減災執法隊伍,逐年加大了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要求的監督管理,保障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的全面貫徹實施。

  建築物的抗震能力與抗震設計有關,抗震設計規范是建設工程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則和具體技術性規定,是抗震設計必須遵循的強制性技術標准。現行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於2001年發布。我國的抗震設計理念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也就是說,當遭受低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不受損壞;當遭受相當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我市中心城區現行設防烈度7度半)時,可能損壞,經一般維修或不需維修仍可繼續使用;當遭受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預估的罕遇地震(相當於高出設防烈度1度)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施工質量和抗震能力的關系就不用多說了。雖然嚴格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了設計,如果不保證施工質量或者偷工減料,就會功虧一簣。

  綜上所述,只要嚴格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嚴格按照設計和施工要求進行施工,保證施工質量,在遭遇類似唐山大地震對我市的影響時(7度半的地震烈度),我市的居民住房一般不會損壞,一部分有可能損壞,但經一般維修或不需維修仍可繼續使用。

  但是,應當看到,第一,我市還有部分老舊房屋仍在使用,特別是唐山地震以前的老舊房屋,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另外,裝修過程中違反規定私自拆改,破壞房屋建築結構,也造成安全隱患,據有關資料,我市類似的事件每年都有近千起。因此,對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進行抗震性能普查和鑒定,消除安全隱患,仍然是一項重要任務。第二,我市農民自主建房大多沒有正規設計和施工隊伍,抗震能力很難達到國家的要求。除了通過加快撤村建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來改變農民的居住條件以外,對仍繼續使用的農民自主建房進行加固改造,對新建的自主建房加強管理和技術指導,提高農村民居的抗震能力,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主持人:去年汶川8.0級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迅速啟動了事先制定的《國家地震應急預案》,為奪取抗震救災的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請問趙局長,我市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情況如何?

  趙國敏:正如主持人講的那樣,提前制定好地震應急預案確實非常重要。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1996年我市制定了第一部地震應急預案,即《天津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1997年借鑒南黃海6.1級地震應急處置的經驗,我市還編制了《天津市強有感地震應急預案》。2005年,根據《國家地震應急預案》,我市對這兩個預案進行了整合,形成了《天津市地震應急預案》。

  去年四川汶川地震後,根據市領導的指示精神,參照黨中央、國務院組織四川抗震救災工作的成功做法,我市對預案進行了修訂。此次修訂,著重對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方案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組成進行了調整,並且形成了支橕預案實施的17個專項保障計劃。

  主持人:下面您能不能具體談一談新修訂後《預案》的特點?

  趙國敏:修訂後的《預案》,在整體結構上更加清晰,文字表達上更加嚴謹,可操作性更強。

  一是,貼近天津實際,更具針對性。我市是特大城市,人口密集、高樓林立、基礎設施龐大復雜,遇有破壞性地震發生,必然引發次生災害和衍生災害。此外,轄區面積相對較小,無論是轄區內還是鄰區發生強震,必然影響到全市。因此,在地震災害分級響應上,突破了國家預案中『四級災害,四級響應』的模式,采取了『四級災害,二級響應』的方案。

  二是,明確建立我市三級地震應急指揮體系。《預案》明確,我市抗震救災指揮體系由市、區縣和委辦局、街道(鄉鎮)三級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並規定了各級指揮部的職責。同時要求各委辦局、重要企事業單位以及各區縣、街道(鄉鎮)、醫院、學校、商場、影劇院等編制地震應急預案,達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

  三是,救援力量和資源實現合理配置與有效整合。在預案中明確組建10支共4萬人的救援隊伍。其中,搶救搶險隊伍整合了警備區、駐津部隊、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的力量;治安消防應急隊伍整合了110、119指揮中心和交管局的力量;醫療救護隊伍整合了衛生局系統醫療單位、醫科大學系統醫療單位以及駐軍、武警醫療衛生單位的力量;基礎設施搶修應急隊伍整合了市政、公路、建設、房管等有關單位的力量。

  主持人:目前《預案》已經實施快一年了,貫徹落實情況如何呢?

  趙國敏:《預案》正式印發後,市地震局與市有關單位分三個方面推動預案的貫徹落實工作。

  一是,進一步細化完善了與預案配套的17項專項保障計劃,包括綜合協調、搶救搶險、群眾生活、地震監測預警等,這為《預案》的有序、有效實施提供了保障和支橕。目前已經全部完成。

  二是,積極開展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目前已經完成了隊伍的擴編。市政府領導多次強調,必須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切實提高隊伍的裝備水平和實戰能力。現在市地震局和市應急辦正與有關方面進一步溝通。

  三是,向全市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天津市地震應急預案〉的通知》,要求各區縣、各單位編制修訂本級地震應急預案,並落實機構、隊伍及經費,做好技術、裝備和物資保障。

  總的講,目前各區縣及各單位積極行動,認真研究落實預案的要求,紮紮實實地開展我市地震應急的各項准備工作。

  主持人:汶川大地震給人們的另一個啟示是公眾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對減輕人員傷亡十分重要,汶川地震重災區安縣桑棗中學的葉志平校長由於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和應急疏散演練,並對校捨進行抗震加固,地震時幾千名學生和教職員工無一傷亡,英雄事跡令世人感動。請趙局長談一談公眾應當如何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趙國敏:是的,國內外的多次破壞性地震災害表明,社會公眾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對減輕地震災害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減輕人員傷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首先取決於地震災害的特點:

  一、地震災害突發性強。瞬間造成建築物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建築物倒塌的時間一般在20秒以內。

  二、由於地震預報是公認的世界性科學難題,意味著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多數地震是在沒有預報的情況下發生。

  三、社會公眾直接面對突發震災,中間沒有緩衝,是震災最直接、最先、最大、最嚴重的傷害者,在最危險的20秒鍾內,你完全是無助的,只能靠自己。

  所以,公眾建立自主防災意識,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

  除了你說的桑棗中學的例子意外,我再舉4個實例來說明問題:

  1、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大地震,死亡24.4萬人。據統計,壓埋在廢墟下被救出的人當中,55.9%是家庭成員救出的;40.9%是被鄰裡救出的,3.2%是解放軍等救出的,靠自救互救逃生的人佔96.8%。

  2、1995年1月26日日本阪神7.2級地震,共死亡6418人。據統計,壓埋後被救的有3.5萬人,其中2.7萬是親人和鄰裡救出,佔77%,8千人是由自衛隊、警察、消防隊員救出,佔33%。

  3、1994年臺灣海峽發生7.3級地震,大陸沿海有強震感,其中一所小學由於平時重視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學生具備防震知識,地震時沒有慌亂,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撤離,沒有造成任何損失。另外一所小學由於平時缺乏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在地震時學生和老師驚慌失措,發生擁擠踩踏,造成3名學生死亡,數百人受傷。

  4、1984年長江口以東海域發生6.2級地震,上海等地強烈有感,沒有房屋倒塌,結果近百人跳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而1996年11月9日原地又再次發生6.1級地震,雖然也有強烈震感,但由於經過科普宣傳教育,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了,沒有發生恐慌跳樓等事件,社會秩序沒有收到影響。

  國家有強大的救援力量,試問,災害發生後多長時間能趕到現場?十幾分鍾?幾十分鍾?但突發性災害造成傷亡是以秒計的。所以,樹立自主的防災意識,對突發性災害有心理、知識、技能、物資准備,遇到時纔能在瞬間做出正確抉擇,采取正確行動,保護自己的生命。

  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我市歷史上多次遭受地災害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因此防震減災是一項長期任務,做到有備無患。但絕大多數地震是有感地震,不會造成人員傷亡。既要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又不要風聲鶴唳、四面楚歌。家庭要制定應急預案,進行應急演練,使每個家庭成員都知道遇到地震怎莫辦。你應當知道,在家裡、在工作單位或者在公共場所,最安全的部位在哪裡,哪些堅固的家具或者設施可以用來避震。最近的疏散通道在哪裡,最近的避難場所在哪裡。沿哪條路疏散最安全,最不容易被砸傷等等。

  其次要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一方面,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這也是防震減災法規定的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職責。今年4月份開始,市地震局、市科委、市教委聯合組織了天津市家庭防震減災知識競賽活動,7月19日在天津電視臺舉行了決賽,天津電視臺7月27日晚上將播出這場競賽的錄像,今後,我們還要不斷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創新形式,為公眾提供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另一方面,從保護自身安全的角度出發,每一個公民也都要積極主動地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主持人:謝謝趙局長接受我們的采訪。

打印 
關閉窗口
 
關於北方網|廣告服務|誠聘英纔|聯系我們|網站律師|設為首頁|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