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近日,本報記者接到多個小區居民反映,稱所居住的小區路面坑窪不平,地磚破損嚴重,給日常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記者實地走訪了河北區、東麗區和河東區的多個小區,發現情況確實如此。
記者調查

河北區春和仁居路面顛簸感十足
坐落於河北區建昌道附近的春和仁居小區,有將近50座高層建築。小區在杜鵑道、建昌道、紅梅道分別設有三個出入口。9月18日,記者駕車從紅梅道出入口駛入小區,看到26號門前白色地磚有將近30米長的路段出現了破損情況。不僅汽車行駛在上面顛簸感十足,騎行電動車也上下顛簸猶如“彈鋼琴”。記者觀察到路面約6米寬,路面地磚差不多損壞殆盡。走在小區內,記者發現部分路面已經有維修過的跡象,但仍有不少樓棟前的路面出現了波浪形狀。記者借用一位居民的電動自行車在小區內轉了一圈,感覺路面確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凹凸不平。據居民霍先生介紹,小區以前由於缺乏管理,路面坑窪情況較為嚴重。晴天暴土揚塵,下雨天積水難行。近一兩年情況得到了一些改觀,但由於小區面積大,管理難度高,要想使小區環境徹底得到改善,尚需一定時日。


東麗區泰通公寓、蘭亭裡地磚破損散落
泰通公寓坐落在東麗區天山南路與萬全道交口處。9月18日,記者進入小區,看到4號樓樓前路面上的地磚發生了嚴重的磨損。繼續前行,3號樓後身一個正方形井口周圍地磚散落,車輛行至此處,難免發生顛簸。由於此地段位於小區的出入必經之路,居民出入極其不便。記者在小區內觀察發現,一些路面的地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磨損,裸露著下面的沙石。經過觀察,發現小區內沒有物業進行管理的跡象。
在東麗區沙柳北路蘭亭裡8號樓,記者看到由於該樓臨街,屬於獨立設置。進入小區通道不足10米,路面上出現了嚴重的凹陷,居民需踩踏著凹凸不平的路面出入。“晴天還好一些,如果是雨天,路面積水很容易出現意外事故。”居民吳女士告訴記者。

河東區盛世嘉園地面嚴重凹陷 地磚破損嚴重
9月18日,記者來到位於河東區鳳凰路上的盛世嘉園小區,發現23號樓樓前路面上出現了嚴重的凹陷,地磚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居民介紹這一情況已經有所改觀,以前地面凹凸情況更為嚴重。記者觀察發現,地磚發生破損的小區均使用的面包磚,由於車輛長期輾軋和自身磨損,導致地面出現坑窪不平的情況多發。
各小區所屬居委會回應 有的維修時間已定 有的正在上報
這些小區內的路面是否有維修計劃,9月22日,記者分別采訪了上述小區所屬居委會。
河北區春和景明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關於春和仁居小區地磚破損的問題,他們在今年6月已經完成了道路維修手續,將啟用大維基金,把地磚換成柏油路面,預計於10月中旬施工。東麗區泰通公寓和蘭亭裡小區均屬於萬新街道管轄。泰通公寓是老舊小區,但是一直沒有物業。為了盡快解決小區路面破損問題,所屬居委會正在積極推進招聘新的物業進駐。蘭亭裡小區的路面問題,將於10月對小區5、6、7、8號樓附近的路面進行維修,計劃於年底完成。河東區盛世嘉園居委會主任告訴記者,盛世嘉園小區破損路面將列入明年的維修計劃。
采訪後記:小坑窪關乎大民生
走訪這些小區的過程中,記者親身體驗了居民每日出行的不易。借用一位居民的電動自行車在小區行駛時,顛簸感持續不斷,確實需要小心翼翼。這些看似小小的路面坑窪,不僅影響居民日常生活,更隱藏著嚴重安全隱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法規,物業服務企業有義務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妥善維修、養護、清潔、綠化和經營管理物業服務區域內的業主共有部分,包括道路等公共設施。若物業公司未盡到維修養護義務,且坑洞足以造成安全隱患,或未采取必要警示措施導致業主摔倒受傷,物業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路面維修可能涉及資金、程序等多方面問題,但居民安全出行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希望物業管理部門能夠重視這些問題,加強日常維護,讓居民不再為出行提心吊膽。同時,居民也應積極參與社區管理,共同推動小區環境的改善。只有各方共同努力,纔能讓我們的居住環境更加安全、舒適。(津雲新聞編輯 張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