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保障工傷職工權益——工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開展首日觀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社會保險 作者: 編輯:劉影 2024-04-03 10:49:50

  4月1日一早,天津12333熱線就接到來自異地工傷職工的諮詢電話,詢問工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開展後,可以通過哪些渠道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電話的一頭,工作人員認真地解釋著辦理流程。

  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下發的通知,自4月1日起,全國各省份試點開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各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社部門選擇40%以內的本省地市啟動試點。

  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丁少群告訴記者,一般來講,工傷保險相對於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更廣、報銷比例更高,因此異地就醫需要個人墊付的醫藥費用也更高,會使剛剛受傷或舊傷復發的職工面臨不小壓力。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總部位於天津,在國內設有華北、華東、中南等7個區域公司,員工常常需要在外地進行水利工程現場勘測等工作。“以前職工在外地工作時,如果發生工傷在當地就醫,只能通過企業或個人墊付的方式結算,然後拿著票據回天津後纔能報銷。試點工作開始後,工傷職工可以在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後,直接刷本人社保卡異地結算。”公司人力資源部副主任郭曉燕說。

  “作為建築施工企業,工傷事故發生概率較高,一旦有工傷事故發生,工傷職工常常需要就近接受治療,或者前往醫療救治水平更高的大城市治療。”成都華川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何婷說,公司施工業務遍布全國各地,相信隨著試點的開展,將極大解決工傷人員多次往返“跑腿”報銷醫藥費和墊資治療等痛點。

  記者從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廣東8個市15家工傷保險服務協議機構率先開展試點,包括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東莞東華醫院等。8個試點地市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超過3000萬,佔全省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的75%。目前,廣東已完成經辦規程制定、信息系統建設、社保卡用卡環境改造、業務培訓等工作,確保如期啟動試點。

  天津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工傷保險待遇支付處三級調研員鄭輝介紹,天津市此次開通了天津市天津醫院、天津西青鼎翼骨科醫院兩家工傷醫療協議機構,天津市天津醫院一家工傷康復協議機構,天津市康復假肢廠一家輔助器具配置機構,作為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機構。

  1日,在天津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南開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為工傷職工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受訪者供圖)

  成都是四川省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成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業務受理二處處長高天志說,在結算系統方面,成都市組織試點協議服務機構做好跨省異地就醫費用聯網結算信息系統接口改造測試,目前已通過接口模式接入全國工傷保險異地就醫系統,為社保經辦機構、協議服務機構協同辦理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業務提供了支橕。

  今年2月底,家住成都錦江區的重慶大足區玉龍煤礦退休工傷職工蘭先生在12345熱線平臺留言諮詢工傷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政策。1日試點啟動後,在成都和重慶社保部門通力協作下,為蘭先生辦理了備案和刷卡就醫手續。蘭先生也成為四川省第一例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人員。“不需要再來回跑了,減輕了我的經濟負擔。”蘭先生說。

  工傷人員蘭先生(右)正在辦理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刷卡入院手續。(成都市社保局供圖)

  “現在要求只有在參保地完成工傷認定、工傷復發確認、工傷康復確認或輔助器具配置確認的職工,並且還需要先備案,纔能進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報銷,建議進一步簡便相關程序,為受傷職工在異地就醫提供更多便利性。”丁少群說。

  成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副局長謝雨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循序漸進、布局合理的原則,綜合醫療機構區域分布、資質條件、技術優勢、異地人員就診數量等因素,科學布局轄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協議服務機構。

  隨著試點工作開展,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及時總結經驗,充分發揮首批試點機構的示范作用,加快拓展廣東省參與試點的工傷保險服務協議機構數量,讓更多協議機構提供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更好滿足參保工傷職工跨省異地就醫需求。

  “近期,我們將做好宣傳和培訓工作,認真收集群眾反饋的意見和建議,方便更多異地就醫的工傷職工。”鄭輝說。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