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本書,悅讀向未來』系列分享(五)改變,由外而內,從行動開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社會保險 作者: 編輯:劉影 2022-05-09 09:41:42

  改變,由外而內,從行動開始

  ——《能力陷阱》

  靜海分中心 李謹玉

  內容簡介:

  我們很樂於去做那些我們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最終就使得我們會一直擅長那些事。做得越多,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如此一來就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無法突破。因此,要特別警惕這種能力陷阱,從日常瑣事中解脫出來,進行更多策略性思考,拓展更為廣泛的人際關系,試著朝不同方向發展自己,遠離陷阱,實現改變。

  作者簡介:

  埃米尼亞·伊貝拉,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哈佛商學院巡視委員會成員,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成員。

  近兩年的閱讀中,《能力陷阱》一書帶給我的衝擊最為深刻。中心系統讀書薦書活動來了,我毫不猶豫地選擇這本書和大家分享。

  人間清醒:能力是優勢,也是陷阱

  因為稟賦愛好、因緣際會,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具備某方面的能力,日積月累形成了得心應手的舒適狀態。當我們比較滿意的時候,本書卻告誡我們,能力是優勢,也是陷阱。一語喚醒夢中人。我認為這是一種智慧,一種未雨綢繆的清醒。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及時擁有這種清醒,因為我們已經墜入了能力陷阱,渾然不覺,甚至怡然自得。

  但是,這種舒適不會持續太久,因為世界總在發展變化,正如著名思想家斯賓塞·約翰遜所說,“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心理學家丹尼爾·賴文森提出了著名的“七年之癢”,不僅婚姻,“七年之癢”還涉及生活、工作等多方面。他研究發現,穩定與改變交替發生,穩定期通常只能維持7年左右的時間。不論你是否有所准備,改變總會來臨。

  面對改變,在“陷阱”中沈睡的人只會錯愕無助,一如近代的中國。當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人們方纔覺醒:中國落後了。其實改變早已上演。進入15世紀,隨著航海地理大發現,一個大陸或一種文明孤立發展的現象已不復存在,彼此之間開始相互聯系,歷史的潮流開始發生巨大變化。在英法等國積極鼓勵工商業和海外貿易發展的時候,明朝統治者仍然推行沿襲已久的重農輕商政策,繼續鞏固封建社會秩序。後繼的清王朝更是沈醉於“天朝上國”的美夢,對世界新格局反應漠然,直至錯過兩次工業革命。昔日的輝煌變成了束縛我們繼續前進的枷鎖。因此,認識到能力陷阱,主動求變,纔能在變局到來時多一份從容。

  思維革新:改變必須由外而內

  意識到需要改變了,下一步乾什麼呢?我們許多人習慣於先反思,想清楚存在的問題以及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設定了目標再去做。然而作者告訴我們,這種“由內而外”的方法非常有局限性,改變必須“由外而內”,先做出不一樣的外在表現,從新的經歷中獲取新的認知,進而內化為新的思維方式。

  如果脫離新的經歷,只是重復從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很難改變的。當下的思維方式難以發現當下存在的問題。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所描述的,我們總是活在一個被創造的世界裡。現實生活中,創造這個世界的正是我們自己,我們有太多的“我以為……”“我覺得……”,只會在原有的思維模型裡進行思考,“不識廬山真面目”,不會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

  改變這一切的正確方式是做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參與新的活動、接觸不同的人、用新的方式處理事情,找到身邊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他的行為模式,哪怕這是我們之前的想法所不認同的,不用顧慮太多,只管去做。獲得了新的體驗,纔會有新的感觸、新的智慧,從而在思想上、思維上獲得轉變,自然會走出原來的局限,明白自身的問題。這也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源於實踐”的原理相契合。

  指明道路:“三步走”通向轉變

  如何避免能力陷阱、成功實現改變呢?本書以大量篇幅向讀者介紹了“三步走”的方法,其中的現狀分析、原因解讀無不讓讀者心有戚戚焉,給出的一些方法又都非常具體、可操作。

  重新定義工作。很多人往往用自身的優勢和最擅長的技能定義自身工作,作者卻說要把工作變成不斷拓展自我的平臺,增強對形勢的定位,接觸專業領域之外的項目,雖然這樣不能很快產生效益。有人會說:我天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應付好一天的工作就已經精疲力盡,哪有時間做這些呢?作者卻告訴我們,越忙越要擠出時間增加新角色。有個例子特別形象,一家醫院的手術室常常被提前預約滿,一有急診,原定計劃就被打亂而不停地重新安排,醫護人員經常加班至深夜兩點,高壓低效。一個令人驚訝的建議解決了這個問題——空出一間手術室備用做急診。已經這麼緊張了,再空出一間,怎麼可能?!現實卻是空出的手術室能夠專門應對緊急病例,其他安排也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因此,重新定義我們的工作,學著擠出那間“手術室”,去研判新情況、探索新領域,是邁向改變的第一步。

  重建人際交往。作者經過調查得知,基於人際交往的兩個原則:自戀、懶惰,人們日常進行的有效交往主要分為兩種:與自己相似的、容易接觸到的。這種思維定式就造成了人際交往陷阱。舊有的關系會不斷地強調你想要擺脫的舊身份,甚至拼命地想要維持你的舊身份,即使他們是出於好心,也不可避免地會成為你改變路上的牽絆。我深感作者的敏銳與犀利。的確如此,如果你不甘於做一個打工人而去創業,家人會因為擔心未來的風險而勸說你保持現在的穩定,原來的同事朋友會不習慣喝酒聊天時你的缺席,尤其在創業初期遭遇挫折時,這些熟人會以對你這麼多年的了解非常有把握地下論斷:這不是你的長項,你還是更適合原來的工作。面對這些,作者堅定地指出,要打入不同群體,獲取多元信息,並從多樣的人際關系中找到新的志同道合的人,與那些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做朋友,讓已經成功轉變的人成為我們重要的路標。

  朝不同的方向發展自己。“遵從真實的自己”常常是一些人拒絕改變的理由。作者作為管理學家,深刻洞悉“隨機應變者”和“堅持真實者”不同的心理活動,並提出一個問題:怎樣纔算“忠於自己”?真相卻是,很多人以此為借口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域,他們抵觸變化、不願學習。因此,要突破“真實性”陷阱,就要在舒適空間范圍之外去做事,朝不同的方向發展自己。作者建議,要像藝術家一樣偷師學藝,找出那些優秀的人所學的東西,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並學習他們;要像水適應不同容器形狀那樣適應新的環境,拓展新的自我概念,在新環境裡呈現新形象。拒絕畫地為牢,敢於突破自己,纔能塑造未來的更好的自己。

  認清實際:勇毅前行,內化提昇

  當我們清醒地認識了能力陷阱,懂得了改變必須由外而內,並踏上了“三步走”的旅程,未來會怎樣呢?作者又及時為我們預見了前進過程。我們希望事情發展是直線上昇的,但這僅僅是理想狀態,即便“S”型上昇曲線也只存在於理論當中,一條似乎毫無規律可言的波浪形曲線像孩童的涂鴉,准備無情地戲謔你的人生。(如下圖:個人改變模型)

  作者用這個模型幫助讀者做足了積極的心理建設,讓我們明白改變的道路上隨時可能跌入低谷,沒有人知道會經歷多少次、每次走出去又需要多久。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回望起點,我們總是有進步的,只需篤定前行。隨著獲取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我們擁有了新鮮的認知,這時纔有能力進行反思,整合新學到的東西,並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實現蝶變。比如微信,最初模仿業界社交軟件(Facebook)創意,又逐漸將信息查詢、移動支付、游戲娛樂等功能盡收囊中,模仿之外,還緊跟用戶需求和體驗效果不斷調整,通過“模仿+整合+優化”取得成功。試想,初創者是否能預料到今天微信的發展狀態?如果一味裹足不前,只會錯失發展機會,被這瞬息萬變的世界所拋棄。

  一次次掩卷,一次次重啟,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忠實的朋友、一位叡智的長者,在我們自滿時給予警示、迷茫時指引方向、疲倦時輸送力量,讓我們不再醉於虛假的繁榮,不再囿於認知的局限,不再怯於探索更多的可能。

  正如作者在本書的最後一句話:讓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吧!因為,改變由外而內,從行動開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