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之重,侔於千金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周桂鈿 編輯:劉影 2017-12-25 10:11:17

  古代傳說,堯時曾經設立『進善之旌,非(誹)謗之木,敢諫之鼓』,舜時『詢於四岳,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尚書·舜典》),這就是聽取並采納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意見。後來,喜歡仿古的王莽當了新朝皇帝以後,『令王路設進善之旌,非(誹)謗之木,敢諫之鼓。諫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門受言事者』。

  從商朝開始,古代執政者都很重視民意的作用

  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口號。尊重人民的意願,就要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然後根據這些意見來實施政治,盡可能實現群眾的願望。商朝就有召集群眾議論大事的程序。如《尚書·盤庚上》載:『王命眾悉至於庭。』討論關於遷都的事,最後按民眾討論的意見定了新都。西周時代,在大事決定之前,要進行商量。一方面,國王與各大臣在朝廷上商議;另一方面,派小司寇到朝外向萬民征詢意見。國家大事有三件:一是國家危險的時候,即戰盟問題。外國入侵,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或者要與別國結盟,這也與戰爭有關,都要與民眾商議。二是國遷,即遷都。首都要遷移,也要與民眾商量。三是立君,即確立新君。決定國君接班人,這也是與民眾關系極大的事情。

  在西周時代,就有邵穆公提出:『人民心裡想的意見說出來,按歸納形成的正確意見來實行統治,纔能穩定社會,怎麼可以堵塞言路呢?』(《國語·周語》)讓群眾說話,就不會垮臺。『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對子產說:『毀鄉校何如?』子產說:為什麼呀?人們早晚到鄉校休息的時候,議論實行的政策好壞。他們認為好的,我們就實行;他們所討厭的,我們就改掉。他們是我們的老師啊。為什麼要毀他們呢?我聽說真誠做好事纔可以減少別人的怨恨,沒聽說用作威作福來防止怨恨。還不趕快停止?就像防止水災那樣,堤壩大決口,傷人必定很多,我們就救不過來。不如開個小決口引導水流出去。政治也是這樣,不如我們聽到意見,及時糾正。子產『不毀鄉校』的消息傳到孔子那裡,孔子說:『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產保留鄉校,就是為了傾聽群眾意見。直到清朝初年,黃宗羲提出學校應該是議政的地方,也還是提倡傾聽群眾的意見。真心征求群眾意見,表明執政者想要了解並代表人民群眾的願望。因此,儒家稱子產為仁人、惠人。

  納諫主要是起鏡鑒的作用,也有集思廣益的意義

  唐太宗時規定,宰相到皇宮匯報情況、討論國事時,『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貞觀政要·求諫》),起監督作用。貞觀三年,李大亮為涼州都督,曾有使者到涼州,看見一只名鷹,就暗示李大亮把它獻給皇帝。李大亮給唐太宗一份密表,揭露了這件事。唐太宗很高興,說他『披露腹心,非常懇到』,『有臣若此,朕復何懮』,認為批評意見,『一言之重,侔於千金』(《貞觀政要·納諫》),給予厚賞,以資鼓勵。群臣的諫主要是起鏡子的作用,發現並認識錯誤,同時也有集思廣益的意義。例如,嶺南酋長馮盎與其他酋長互相攻擊,各州都向朝廷奏說馮盎造反。當時唐太宗想發兵征討。魏征說: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有瘴氣瘟疫,不可以駐紮大部隊,而且馮盎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不宜興師動眾。唐太宗采納這一建議,派使者去嶺南見馮盎。馮盎果然不反,並遣送自己的兒子智載隨使者來長安作人質。唐太宗說:『魏征一言,勝十萬之師,不可不賞。』(《新唐書·馮盎傳》)唐太宗時代,朝廷許多正確的決策都是大家敢於發言,共同討論的結果。

  聽諫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明辨是非,不論親疏恩怨

  對於聽諫的重要性以及不能聽諫的危害性,《韓詩外傳》卷六第十一章有很精彩的論述,它認為有先生、後生、不生三類國君,先生就是覺悟得早,沒有出亂之前,就有懮患意識,積極聽諫,避免危亡;後生就是覺悟得晚,遭難以後纔知道應該聽諫;不生就是至死不悟,終於滅亡。聽不聽諫,主動聽諫還是被動聽諫,其結果是如此不同。可見,聽諫是非常必要的。

  聽諫不論親疏恩怨,只要明辨是非。晉獻公派勃鞮去殺重耳,重耳爬牆逃走,勃鞮追出去,刀斬重耳衣袂。重耳在外流浪幾年後,回國執政,是為晉文公,也是春秋時代一位霸主。晉懷公的黨徒要謀殺晉文公,勃鞮知道後,想向晉文公報告,要求接見。晉文公派人批評他,勃鞮說:我事君不敢有二心,所以過去得罪過你。你現在回國了,難道就沒有蒲、狄這兩個國家了?意思是說還有敵人存在,還需要人纔。晉文公於是接見他,戳穿了暗殺的陰謀。以後歷朝都有類似的情況,例如劉邦手下的名將、謀士很多是從項羽那裡投奔過來的,唐太宗時的名相魏征,原是建成的羽翼,與管仲的情況相似,都是所謂的『背主事仇』。宋代一些理學家脫離歷史實際,對管仲、魏征妄加指責,顯然不妥。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